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141篇
药学   192篇
中国医学   68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芩及其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野黄芩苷等)均有显著的抗糖尿病作用。本文从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抗氧化、保护胰岛β细胞等方面对黄芩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进行整理和总结,发现黄芩可通过影响肝脏中多种酶的活性、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干预糖的吸收、调节脂代谢及肠道菌群和肠道代谢等,多层次、多角度地发挥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此外,黄芩还能改善糖尿病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并能调控糖尿病肝脏和胰腺组织中的氧化应激反应,以及从抗凋亡和抗炎角度保护胰岛β细胞。目前黄芩抗糖尿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芩的黄酮类成分,对于黄芩整体及其含有的其他大类成分抗糖尿病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较少,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阐明,以利于黄芩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产地白术组成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测定不同产地白术组成四君子汤的主要成分含量,探究四君子汤的物质基础。方法158例脾胃气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①随机抽取50例,再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例。采购安徽、浙江、湖南、河北、河南产地的白术,贵州的茯苓、吉林的人参、新疆的甘草,组成5种不同产地的白术及相同产地的茯苓、人参、甘草四君子汤,分别给予五组患者服用,治疗14 d后计算五组的改善积分。其中,浙江产地的白术四君子汤改善积分最高,河南产地的白术四君子汤改善积分最低。②将剩余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38例)、观察2组(38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1组给予常规对症+浙江产地的白术四君子汤治疗,观察2组给予常规对症+河南产地的白术四君子汤治疗。四君子汤方剂组成及治疗时间同上。比较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观察不同产地白术的四君子汤成分含量检测结果。结果观察1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为78.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25%。观察1组与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浙江产地白术的四君子汤中的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含量及总量均最高,河南产地白术的四君子汤中的总量最低。结论推测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是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瘙痒是一种引起生理和心理不适的不愉快感觉,常出现于多种疾病中,除化学药物治疗,传统中医药的应用也一直备受关注。消风散作为经典的止痒方剂之一,以《外科正宗》所载版本为后世医家广泛应用,其可疏风除湿、清热养血,兼顾了皮肤病复杂的病机。消风散临床常用于治疗风疹、湿疹、急/慢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银屑病及其他多种皮炎,止痒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与抗变态反应、抗过敏、抗炎、抗组胺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等有关。该文分析了《外科正宗》所载消风散及其加减方在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梳理了消风散止痒方面的研究概况,重点以消风散的组方配伍特点和拆方后单味中药的组分研究为切入点,认为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苦参等是其发挥止痒功效的主要药物,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消风散的临床价值,探析其止痒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筛选藿朴夏苓汤治疗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 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分析藿朴夏苓汤与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方证关系。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藿朴夏苓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筛选与两者均有较好结合作用的核心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的GO分析,Cytoscape软件ClueGO插件进行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 方证关系分析藿朴夏苓汤用于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筛选出藿朴夏苓汤中潜在作用成分12个,核心靶点67个。其中通草中的通脱木皂苷元I,茯苓、猪苓中的过氧麦角甾醇,半夏中的黄芩苷与SARS-CoV-2 3CL水解酶、ACE2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藿朴夏苓汤中12个潜在作用成分参与调节刺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死亡等生物过程以及白介素信号通路、癌症EGFR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编程性细胞死亡途径、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 藿朴夏苓汤以化湿解毒、宣肺透邪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患者,菲酮、黄芩苷、酸枣仁皂苷、啤酒甾醇、常春藤皂苷元、过氧麦角甾醇、柠檬二烯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通脱木皂苷元I、泽泻醇B-23-醋酸酯、泽泻醇B、新橙皮苷可能为其主要的物质基础,通过阻断SARS-CoV-2病毒蛋白合成,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通过调控白介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归补血汤(DBT)是益气活血的古代经典名方,由当归与黄芪配伍组成,具有补血益气、调节免疫之功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疗效确切、配伍简单,已成为中药复方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对象。该文从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基础、药代动力学、质量控制、配伍和煎煮工艺方面对DBT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经典名方DBT的开发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肾阴虚及肝胆湿热两种典型证候(同病异证)的血清差异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通路,探寻虚、实两种典型证候的内在物质基础,以期从代谢水平上为中医证候分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1例不同证候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胆湿热证40例,肝肾阴虚证41例,隐证(无证可辨)者30例)中医症状及体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两种不同证型的临床信息分布规律及证候特征;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TOF/MS)技术对乙肝肝硬化患者,以及与之相匹配的60例健康人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经非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及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找出与乙肝肝硬化疾病本身及其两种典型证候相关的差异性物质;运用MetaboAnalyst 3.0数据库,寻找并解析肝胆湿热及肝肾阴虚虚实两种证候间差异性物质的相关代谢通路。结果 (1)肝胆湿热证中出现频率较高(50%以上)的症状为小便色黄,口干,口苦,口臭或有异味等。肝肾阴虚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为口干、腰酸、乏力、腿软等。两证共见症/征为口干、尿黄、易怒、舌红。(2)各组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与健康组比较,隐证组中白蛋白(Albumin,ALB),肝胆湿热证中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总胆汁酸(Total Biliary Acid,TBA)及ALB,肝肾阴虚证TBil、ALP、GGT、TBA、ALB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隐证比较,肝胆湿热证TBil、DBil、AST、ALP、TBA、ALB,肝肾阴虚证TBA、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肝胆湿热证与肝肾阴虚证相比,TBil、D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代谢组学检测及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各组之间代谢谱均有良好的区分,并获得各组间的差异性物质。发现肝胆湿热及肝肾阴虚两典型证的共同物质10个,去除疾病(隐证)的信息,则得到两证共同物质6个,涉及的代谢通路为甘氨酸、丝氨酸及苏氨酸代谢和苯丙氨酸代谢;同时,分别获得两证各自特异性的代谢物质各8个,分别涉及亚油酸代谢和甘氨酸、苏氨酸及丝氨酸代谢。结论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发现肝胆湿热及肝肾阴虚不同证之间既存在病的共同物质(同病),也存在证的差异物质(异证),从而在代谢层面上为中医证候分类的科学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沉积型禹余粮对出血模型大鼠血液中相关止血指标及血清中金属离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华法林钠建立出血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粉末组、水煎液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等测定给药15 d各组大鼠全血中6-酮-前列腺素F(6-keto-PGF),血栓素B2(TXB2),花生四烯酸(AA),内皮素-1(ET-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P-选择素(PS),Ca2+的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各组大鼠给药0,5,10,15 d血清样品中Na,Mg,K,Ca,Fe,Al,Li,Be,Ti,V,Cr,Mn,Co,Ni,Cu,Zn,As,Sr,Cd,Sn,Sb,Ba,Pb 23种金属元素或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粉末组、水煎液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液中6-keto-PGF的含量(P<0.05),均能显著升高TXB2,AA,ET-1,PAF,PS,Ca2+的含量(P<0.01),具积极有益的调节作用。粉末组对大鼠血清Na,K,Ca,Fe,Li,Ti,V,Co,Cu,Zn 10种金属元素具有显著积极的调节作用(P<0.05,P<0.01);水煎液组对大鼠血清中Na,K,Ca,Fe,Li,V,Ni,Cu,Zn,Sr 10种金属元素有显著积极调节(P<0.05,P<0.01)。粉末组能显著降低Cr的含量(P<0.01),水煎液组能显著降低Cr(P<0.01),Pb(P<0.05)的含量。结论:沉积型禹余粮粉末、水煎液均对华法林出血模型大鼠具有明确、积极的干预作用,可通过增强血管收缩能力、促进刺激血小板活化,从而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液黏稠度等作用起到凝血作用。Na,K,Ca,Fe,Li,Ti,V,Co,Cu,Zn,Ni,Sr等金属元素群可能是其发挥止血效应的物质基础。根据以上检测指标,综合来看,粉末组与水煎液组干预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8.
矿物药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其中矿物止血药对多种出血病证的临床应用广泛、用药经验丰富且疗效显著。石膏作为临床常用的矿物药,生石膏的功效为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而煅石膏为生石膏经高温煅烧的炮制品,主要由无水硫酸钙(CaSO4)组成,具有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的功效,常外用于治疗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等。止血机制研究表明,Ca2+作为凝血因子Ⅳ参与凝血过程的内外凝血级联多个关键环节,并且参与调节血小板活化、聚集,促进生成不溶性纤维蛋白,最终形成血凝块防止出血。Ca2+是重要的止血物质基础,但是石膏、煅石膏均含有Ca2+,煅石膏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而石膏没有止血作用,石膏经过炮制后性味、功效发生了明显改变,体现了炮制特色,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煅石膏的炮制机制。因此,该文对石膏煅制前后比较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围绕煅制工艺、晶型比较、元素含量、药效比较等进行综述,并总结Ca2+参与止血的各个环节。此外,对其他含钙矿物药及新型含钙止血材料如海藻酸钙、介孔硅酸钙和纳米凝胶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进行探讨,以期为阐明煅石膏的炮制机制提供借鉴,为临床辨证使用煅石膏提供依据,并为后续新型含钙止血材料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鲜竹沥被中医誉为“痰家圣剂”,具有清热化痰、开窍定惊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痰黄气促、中风痰盛等证。其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是实现其工艺现代化和质量标准化的关键。笔者在文献调研基础上,对鲜竹沥进行本草考证,梳理鲜竹沥的药用历史沿革,对比其传统与现代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基于历史文献记载,提出鲜竹沥传统及现代炮制工艺尚存在诸多问题,传统工艺产量低、生产工艺较为粗放,不能满足大规模绿色制造的需求。目前关于鲜竹沥基原、品种及炮制工艺对比研究的文献较多,但大多仅限于化学成分方面,未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鲜竹沥的药理药效也多限于镇咳祛痰方面,鲜有其他药理药效的相关报道。综上分析,建议后续研究工作可从5个方面进行:①正本清源,丰富和完善鲜竹沥的用药资源;②规范鲜竹沥的炮制工艺,建立相关质量标准体系;③阐明鲜竹沥药理作用机制,加强鲜竹沥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④传承古法炮制,研究开发鲜竹沥专用制造设备,规范生产操作规程;⑤对制备过程中的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的主要有效成分有黄芪甲苷、芍药苷、苦杏仁苷、山柰素等,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 效。补阳还伍汤作为中医经典的益气活血方剂,活血而不伤正,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常用复方,在动脉粥样 硬化的防治方面有较好的疗效。该文从抗炎和抗氧化应激角度,对补阳还五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物质 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补阳还五汤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