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89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86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预防科就诊的4~7岁儿童40例,随机均分成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组前告知所有患儿家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在护理人员口腔健康宣教后,让儿童扮演医生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患儿在治疗前刷牙后进行牙菌斑指数测定,半年后复诊再行测定。自制调查表,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半年后复诊发现研究组患儿牙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P<0.05)。因此认为,角色扮演法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儿童不良口腔卫生情况,使患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缓解儿童治疗时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3.
《湖南中医杂志》2020,(1):116-116
酸腐臭口腔有特殊的酸腐臭味,多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引起,并伴有胃酸过多、烧心、食后腹胀满、嗳气、疼痛、舌苔浊腻、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口酸腐臭的产生,是幽门螺旋杆菌在牙菌斑中生存、腐蚀而产生。此种臭味特殊,令人厌恶,无论采取什么清洁方法也无法祛除。只有用灭菌、制酸药治其本,才能控制症状或治愈。  相似文献   
4.
李雅楠  查光玉 《中国校医》2019,33(7):551-554
近年来众多研究认为口腔为幽门螺杆菌第二储存地,牙周病患者口腔中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高于牙周健康者,并且其阳性率与牙周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口腔幽门螺杆菌可造成牙周组织细胞的凋亡,促进牙周病变。同时因为其与胃病相关,使得牙周病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的研究一直受众多学者关注。本文就口腔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孙申君 《天津护理》2020,28(6):702-703
目的: 评价无缝隙护理对口腔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口腔正畸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和口腔健康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口腔健康状态(言语受限、疼痛、咀嚼、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4 d后、护理28 d后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护理28 d后口腔健康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牙龈指数与牙菌斑指数,可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不同部位菌斑pH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唾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口腔不同部位菌斑在进食后pH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部位菌斑产酸力的差异及唾液在产酸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型pH电极接触法原位测试患龋状况不同者上、下颌,健康部位与龋坏部位菌斑及唾液pH在含漱糖液前后1h内的变化。结果:不同部位菌斑pH在漱糖后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患龋状况不同者健康部位菌斑pH在用糖后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上颌菌斑pH变化幅度均较下颌明显;龋洞内菌斑pH变化幅度均较健康部位明显;唾液与菌斑pH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口腔不同部位菌斑内的产酸代谢活动存在差异,这可能主要与不同部位唾液对糖的清除有关;而唾液的缓冲作用对菌斑的产酸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性别刷牙效果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不同性别人群刷牙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实验对象按性别分组,均使用波浪型牙刷,刷牙前后各做一次菌斑检查,用O′Leaiy卡记录菌斑在牙面的分布。结果 女性比男性刷牙更彻底(P<0.01),菌斑清除率相差10.42%。结论 性别对刷牙后菌斑清除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微型pH电极直接测试人牙菌斑pH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进一步探讨微型pH电极在原位检测人牙菌斑pH的可行性,了解漱糖后对菌斑pH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型蜂式pH指示电极直接测试人牙邻面菌斑pH变化。结果:微型pH电极与玻璃pH大电极所测结果基本一致;漱糖后菌斑pH呈下降趋势,20min时达到最低点;无龋组与龋敏感组之间的pH改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型pH电极适用于在原位直接测试菌斑pH;漱糖后菌斑pH发生改变,但龋坏与否的个体之间未见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李浪  段建民 《广东牙病防治》2008,16(11):519-519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和美观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喷砂洁牙是近几年口腔科临床开始常规应用的一种洁牙方法。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口腔科2005~2007年对1000多例患者进行喷砂洁牙,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作为一名洁牙员,也积累了一定的实  相似文献   
10.
牙菌斑是龋齿和牙周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因此为了预防和控制龋齿和牙周病,抑制牙菌斑的发生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右旋糖酐酶抑制牙菌斑,近年来受到各国口腔医学研究的重视。国处已有这方面的一些报道。本研究利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的右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