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5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58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149篇
中国医学   217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局方发挥》(以下简称《发挥》)中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方法] 研读《发挥》,参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素问玄机原病式》《脾胃论》等,梳理朱丹溪对《局方》观点的评议和对诸家学术的传承,并概括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结果] 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主要有:论辨治,脾病证候未必皆寒,故施治当明辨证候,忌率用温补;论方药,平胃散以微汗之法,治上焦之湿,不能补气,不宜常服;论疾病,泄泻与痢疾有别,二病病机热多寒少,实者宜予承气汤下之,寒者宜予姜、附辈温之;论饮食,辛甘美味,性非中和,多服贻害,损伤脾胃。 [结论] 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特色鲜明,而且颇具现实意义,是研究丹溪学术,指导脾胃病治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翁连解毒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UC活动期且属于浊毒内蕴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结合组,西药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中药组给予翁连解毒汤汤剂口服,结合组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的基础上加服翁连解毒汤。3组连续治疗8周,观察主要症状、内镜下黏膜情况、血沉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3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 0. 05),但结合组有效率要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2周后主要症状积分3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 05);疗程结束后3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差异有显著性,结合组和中药组、西药组分别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5),中药组和西药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 0. 05),但中药组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内镜下黏膜病变,3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肠镜评分明显下降(P 0. 05),治疗后结合组和中药组、西药组分别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5),中药组和西药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 0. 05)。血沉变化3组前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结论:翁连解毒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活动期浊毒内蕴型UC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美沙拉嗪或单独应用翁连解毒汤。  相似文献   
3.
防风为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之要药,临床用于治疗外感表证、风寒湿痹、疮疡初起等证型,已为医者悉知,但对其治疗泄泻尚缺乏全面认识。故通过对古今配伍应用防风治疗不同病因导致泄泻的论述进行梳理研究,以探讨其作用特点与机理。认为防风治疗泄泻主要具有祛风解表、祛湿止泻,风能胜湿、燥湿止泻,升发清阳、健脾止泻,散肝醒脾、缓急止泻,健脾利湿、消导止泻等方面特点,而散邪升阳散肝舒脾以止泻为其作用机理,临床治疗泄泻可通过合理配伍防风增强疗效,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姜松鹤教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是大连市中医药学会顾问,大连大学中医研究所所长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精研不辍,临床治疗内科、妇科等疑难杂症屡获奇效,尤其精通脾胃病的诊治,对于泄泻的治疗,姜教授重视脏腑辨证,并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泻,非独脾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泄泻停颗粒(羌活、车前子、苍术等)中紫花前胡苷、羌活醇、异欧前胡素、京尼平苷酸、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苍术素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Eternit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270、315 nm。结果 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96.98%~99.85%,RSD 0.87%~1.5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泄泻停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提供的数据分析平台,研究清代方剂专著论述泄泻的用药规律,供现代中医临床辨证用药参考。方法 查阅中华医典(第5版)中的79部清代方剂专著,选择其中10部专门论述“泄泻”的方剂专著,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集成的药物“频次统计”、“规则分析”等功能,对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93首泄泻处方,含药物119味,挖掘出高频(频次 ≥ 5)药物20味,高频(频次 ≥ 13)药物组合12组,演化得到19个核心药物组合和6首新处方。结论 清代方剂专著中治疗泄泻的方剂,多用利水消肿药、补益药,切合本病脾虚湿盛的病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可实现对于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富有价值的辅助中医药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清代名医沈金鳌于《杂病源流犀烛》中总结泄泻的辨治源流,并指出泄泻的病因乃以湿为主,兼夹各邪;重视病因辨证,治疗主张脏腑同调,如肺肠同调、脾肠同治、太少兼顾等;处方用药强调温养脾胃、分利水湿、升阳止泻、收敛固涩等.《沈芊绿医案》中有关治疗泄泻的医案很好地体现了上述思想.沈氏辨治泄泻的思想既涵盖前人之理论,又包括自己的阐释与创新,对于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泄泻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水样物为特征的病证。泄泻乃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理变化在肠,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临床多责之脾胃、肝肾。疗效差强人意时,从肺论治却得到出乎意料的疗效。以下阐述从肺论治泄泻的一些经验,与同道探讨。1理论探讨肺与大肠乃阴脏阳腑,二者皆禀大气中金气而生,亦有相互络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4月于我科门诊治疗的脾虚泄泻患儿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根据脱水程度给予饮食、补液等一般疗法,治疗组在一般疗法基础上采用穴位敷贴法,对照组予以思密达(蒙脱石散)口服,治疗5d后对比两组的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的平均每日大便次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14%,对照组有效率78.1%,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大便次数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平均每日大便次数(1.05±0.98)次,对照组平均每日大便次数(2.65±1.62)次,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脾虚泄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