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3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978篇
预防医学   59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4篇
中国医学   267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升阳补气汤辅助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4例PCIV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自拟健脾升阳补气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眩晕程度[眩晕评定量表(DARS)]、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脑血流灌注情况[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A)、左椎动脉血流速度(LVA)、右椎动脉血流速度(RVA)]、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头晕目眩、神倦乏力、心悸积分,DAR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BA、LVA、RV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升阳补气汤可明显改善PCIV患者眩晕等主要症状,增加脑血流灌注,降低血脂水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癌因性疲乏(CRF)是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在生理、情感和认知层面上以主观疲劳感为表现的病症。本团队在中医药改善CRF的文献和临床研究中感受到中医干预CRF具有理论优势及较好的临床疗效。基于精准医学时代CRF病理机制的特点,可认为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念尤为契合CRF病机复杂多变的特点及个体化诊疗的需求,中医辨治CRF具有理论丰富、理念先进、方式多样的优势。同时依据现有的证据从传统的宏观辨治到兼顾适合精准医学时代背景的微观辨治2个方面探索中医辨治CRF策略,为传承中医辨治CRF的优势,适应时代发展,优化辨治内容,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肺脾胃肠”模型,探讨该模型在辨治内伤杂病中的潜在应用。 [方法] 通过综合性的文献研究,根据五行归属、生理结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等因素,建立了“肺脾胃肠”模型。并附上名家医案四则,进一步说明此模型的应用。[结果] “肺脾胃肠”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为:肺、脾、胃、大肠在五行归属上密切联系;在解剖、经脉循行等生理结构上相连相属;在生理特性上燥湿相济、升降相应;在生理功能上相辅相成,共同参与气、血、津液的化生及运行;在燥湿失济、气机升降失常、水湿痰饮形成、情志致病等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所附医案皆是以“肺脾胃肠”模型指导治疗的内科杂病,临床疗效确切。[结论] “肺脾胃肠”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充分,临证应用范围广泛,可为临床上治疗内伤杂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研究陈念祖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 收集陈氏《女科要旨》《南雅堂医案》《医学从众录》中治疗月经病的处方81首,构建处方数据库。运用Excel 2010与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并结合理论分析,提炼出陈氏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 收集的81首处方中,涉及药物共121味。≥6次的高频药物共32味,使用频数排前3位的是当归、白芍、茯苓。高频药物种类以补血药、补气药为主;四气以温性为首;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经为首,肝经次之,心经再次。聚类分析得出5组核心药组,涉及归脾汤、六君子汤、越鞠丸等方剂。用药特点:使气血化生而调和脾胃,畅气血运行而疏理心肝,守气血循经而调理冲任。[结论] 陈氏治疗月经病以气血为核心,调和脾胃气血、调畅心肝气机、调理冲任气血,多运用补血药、补气药、理气药。  相似文献   
5.
基于章次公治疗失眠的典型医案,从脏腑、气血等方面分析章次公治疗失眠的经验。其辨治思路主要表现为滋阴潜阳、兼重温阳,养血安神、调和气血,中西结合、全面兼顾。章次公辨治失眠遵循"脏腑阴平阳秘,气血调和"之理,且中西汇通,深刻反映其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味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0例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耳穴治疗及生活方式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使用八珍汤加味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FS-14评分,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14/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7%(7/15),P0.05。治疗组FS-14评分估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汤加味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胃息肉在消化道息肉中最常见,疾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即使有临床症状也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和腹胀等症,极易造成漏治和误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于春泉主任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在治疗胃息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以气血同治为治疗法则,通过补气、行气、活血和养血等治法扶正祛邪,恢复脏腑气血阴阳动态平衡,标本兼顾,临床效果可观。  相似文献   
10.
陈晓晖 《河南中医》2019,39(12):1802-1804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均是外感病辨证施治的基础,虽其角度不同,但均揭示了外感病变化发展的规律,而在这三种辨证体系中,均贯穿着气血理论。《伤寒论》对痞证、结胸证、蓄血证的论述,体现了气血理论在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从痞证到结胸证再到蓄血证,是由病在气到病在气或血,再到病在血的过程。治疗上以调气为先,再气血同治,而调气之法有散邪热、扶正气的作用。病在气当治气,病在血却不可一味治血,必气血同治。临床辨证要将气血与寒热、表里、虚实的辨证结合在一起,辨气血之病位、病性,病理产物以及相互影响关系,辨证精准,用药才可精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