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94篇
  免费   842篇
  国内免费   789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616篇
口腔科学   4664篇
临床医学   2232篇
内科学   368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231篇
特种医学   614篇
外科学   2973篇
综合类   7504篇
预防医学   1135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3274篇
  37篇
中国医学   2251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452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681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589篇
  2016年   669篇
  2015年   787篇
  2014年   1303篇
  2013年   1390篇
  2012年   1673篇
  2011年   1814篇
  2010年   1640篇
  2009年   1551篇
  2008年   1531篇
  2007年   1504篇
  2006年   1292篇
  2005年   1349篇
  2004年   1115篇
  2003年   1074篇
  2002年   801篇
  2001年   623篇
  2000年   470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349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配合舒适护理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以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四手操作配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根管治疗中应用四手操作配合舒适护理,可有效增强医护之间的合作配合,提高治疗质量以减少患者不良疼痛感,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减压侧椎旁肌间隙入路植入椎弓根螺钉在单节段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08间郑州市骨科医院脊二科收治的3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58.05±1.26)岁。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腰椎管狭窄症14例,腰椎滑脱症6例。均存在单侧临床症状,左侧11例,右侧19例。均实施单节段TLIF。减压侧传统正中入路显露椎弓根钉进钉点,非减压侧选择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椎弓根钉进钉点。记录显露并植入定位针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6个月时拍摄CT片并行二维重建,判断融合情况;统计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置钉过程顺利,减压侧显露并植入定位针的时间为(22.52±2.73)min,非减压侧为(17.61±2.24)min。未发生与置钉失误的相关并发症。1例减压时出现硬膜撕裂至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取脚高头低位,持续引流1周后顺利康复拔除引流管。1例切口浅表感染,细菌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加强换药后愈合。切口血清肿致延迟愈合1例,经引流换药后愈合。术后3个月CT二维重建提示19例融合,11例6个月融合。末次随访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侧传统正中入路、非减压侧椎旁肌间隙入路植入椎弓根螺钉单节段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符合微创理念,手术操作容易,临床效果满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在人体腰椎模型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准性。方法 利用O型臂影像系统对模型进行正侧位扫描,并三维重建,获取3D-CT数据,传入手术机器人系统,规划椎弓根螺钉的最佳进钉点和进钉方向。手术机器人系统利用3D-CT数据自动注册后,置入椎弓根螺钉。应用置钉前后的3D融合图像,按照Gertzbein-Robbins分级评估置钉的准确性。结果 共置入39枚椎弓根螺钉,其中37枚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2枚螺钉突破椎弓根的内壁2 mm以内。螺钉与原规划钉道的平均偏移距离为(1.45±0.67)mm。螺钉在进钉点的滑移方向:内下方16枚(41.03%),外上方6枚(15.38%),下方6枚(15.38%),外下方5枚(12.82%),内上方4枚(10.26%),内方1枚(2.56%),上方1枚(2.56%)。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置入椎弓根螺钉具有较高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初步探索芫根调控肠道免疫功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PF级BALB/c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SC1组小鼠每只每次灌胃芫根提取液150 μL,SC2组小鼠每只每次灌胃绞碎芫根原浆悬液150 μL,NC组小鼠每只每次灌胃生理盐水150 μL,连续7 d每日灌胃一次。分别取每组小鼠小肠组织样品提取RNA,总RNA的质检合格后,进行转录组测序。按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对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揭示差异表达高度富集的免疫相关通路。从免疫角度分析芫根灌胃小鼠小肠组织的基因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27733条 mRNA的表达,SC1组与NC组比较,显著差异表达基因1635个,其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1236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399个;SC2组与NC组比较,显著差异表达基因2872个,其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2233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639个(P<0.05)。按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聚类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白介素分泌、干扰素反应、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维生素和脂肪消化吸收等途径的富集度在两个芫根组中均居于前20位(P<0.01),肠黏膜趋化因子CCL20和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CD274等免疫蛋白编码基因差异表达显著且同属于上述多个免疫通路。结论 芫根灌胃小鼠小肠的差异表达基因在白介素分泌、干扰素反应、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等途径高度富集,提示芫根对肠道免疫系统及肠黏膜功能的调节,其中CD274的表达上调和CCL20的表达下调提示诱导M1型巨噬细胞极化和T细胞活化可能是芫根调控免疫和维护肠道正常结构功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感染控制对根管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尽管随着器械及设备的进步,对根管的清理及成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由于根管系统解剖结构错综复杂,使得获取清洁根管面临各种问题。例如:机械预备的宽度有限,不能彻底清理感染牙本质;冲洗技术的运用虽然可以去除根管器械预备后形成的玷污层,但对细菌内毒素的清除还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残留的微生物、毒素等若得不到清除可能会在根尖周组织形成持续感染。因此,除外机械预备和冲洗,根管封药也是感染根管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氢氧化钙糊剂以其高效的抗菌作用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文章将对根管封药的必要性、氢氧化钙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比较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为E级。根据伤椎是否置钉,将之分为A组(伤椎置钉组)、B组(跨伤椎置钉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前、术后和术后1年的各项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9.5个月。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获显著改善,但术后和随访1年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的伤椎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时,A组的伤椎高度和Cobb角丢失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置钉方式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经伤椎置钉更有利于维持伤椎前缘高度和防止后凸畸形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关节角(facet joint angle,FJA)与腰椎经皮置钉手术中发生关节突破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腰椎骨折或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后路经皮置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第2天予以腰椎X线片和CT检查,观察置钉手术对关节突关节的破坏情况;同时测量置钉椎弓根平面的FJA角度,探讨FJA角度与关节突关节破坏的相关性。结果 (1)本组共经皮置入321枚椎弓根钉,置钉过程中,222枚(69.16%)的关节突关节破坏等级为0级,即未出现破坏;另99枚(30.84%)置钉过程中出现破坏,其中60(18.69%)枚为1级,27枚(8.41%)为2级,12枚(3.74%)为3级。(2)以关节突关节破坏与否作为自变量,则破坏组的FJA平均值为(40.73±11.50)°,显著高于未破坏组的(33.14±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FJA值为自变量,则FJA≤35°组的置钉破坏率仅为20.2%,显著低于FJA35°组的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FJA值和关节突关节破坏等级进行Spearman分析,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29,P0.05);将L1-L5节段的FJA值与关节突关节破坏率进行Spearman分析,两者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0.08,P0.05)。结论关节突关节损伤是腰椎后路经皮置钉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而置钉椎弓根平面的FJA值大小可显著影响其发生情况,且与关节突关节破坏的等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