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104篇
中国医学   24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汁槟榔维B1胶囊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电子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行电子肠镜检查的18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A、B、C三组,A组病人于肠镜检查前6 h口服3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病人于肠镜检查前1 d口服胆汁槟榔维B1胶囊;C组患者在检查前1 d口服胆汁槟榔维B1胶囊,并于肠镜检查前6 h口服3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比较三组病人的排便次数、肠道清洁效果、肠道清洁范围、气泡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病人肠道清洁效果、肠道清洁范围、气泡产生量显著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清洁效果与气泡产生量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次数B、C组少于A组(P<0.05),且B组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组低于A、C组(P<0.05),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槟榔维B1胶囊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可明显提高肠道清洁效果、肠道清洁范围、降低气泡产生量,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于单独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能够取得更加满意的肠道准备效果,可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研究槟榔碱对体外培养的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FB)表达整合素α2的影响,探讨整合素α2在口腔黏膜成纤维性变(OSF)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FB),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0、10、20、40、80、160μg/ml)的槟榔碱孵育,MTT法12h后检测FB的增殖水平。RT-PCR法24h后检测0、10、20、40μg/ml浓度组整合素α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槟榔碱浓度为20μg/ml时,FB增殖活性开始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0μg/ml时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整合素α2mRNA表达量低,随槟榔碱浓度增高其表达量呈增高趋势(p〈0.05)。结论:槟榔碱具有刺激FB表达整合素α2的作用,提示FB分泌整合素α2增多,进而诱导胶原合成增多,可能是OSF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槟榔碱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分泌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去除槟榔碱干预后血管内皮细胞(EC)增殖和分泌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去除槟榔碱干预后的EC存活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EC分泌NO量。结果:30μg/ml~90μg/ml槟榔碱干预EC 24h,去除刺激并继续孵育48h,EC的增殖能力可恢复,且分泌NO增多(p〈0.05);但120μg/ml槟榔碱干预24h、30μg/ml~120μg/ml槟榔碱干预48h并继续孵育48h,EC的增殖能力难以恢复(P〈0.05)。结论:去除低浓度、短时间槟榔碱干预后EC增殖能力的恢复可能与具有自我保护效应的NO分泌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槟榔碱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增殖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槟榔碱干预后的EC存活率。结果:30~120μg/ml槟榔碱抑制EC的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P〈0.05),60μg/ml槟榔碱干预EC24h细胞数量减少,120μg/ml槟榔碱干预EC72h细胞存活率达到最低(p〈0.05)。结论:一定浓度范围的槟榔碱可抑制EC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槟榔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Caspase-3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凋亡“核心蛋白酶”——Caspase-3在槟榔碱(Arecoline)诱导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将EC与槟榔碱共同培养,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C凋亡情况,计算凋亡百分率并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槟榔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组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明显的细胞凋亡改变,Caspase-3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在12h时最高。结论:槟榔碱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Caspase-3可能参与了这一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方槟榔含漱液对于牙龈炎与菌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双盲随机抽样对照。临床确诊为慢性牙龈炎患者238例。分为三个实验组,即分别为复方槟榔含漱液、呋喃西林液、纯净水。用药前后检查牙龈炎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作为研究观察指标。结果:用药后复方槟榔含漱液PLI、GI、SBI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复方槟榔含漱液对慢性牙龈炎的有效率达95%。同呋喃西林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槟榔含漱液能够有效控制菌斑和龈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槟榔、焦槟榔、大腹皮中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去甲槟榔次碱含量的LC-PDA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加氨水浸润,甲醇超声提取。ZORBAX 300-SCX色谱柱(150 mm×4.6 mm,5μm)分离,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2%甲酸水(氨水调节pH=3.8),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 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去甲槟榔次碱分别在2.98~745.0,2.60~650.0,1.19~595.0,1.22~610.0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0)。槟榔、焦槟榔、大腹皮中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去甲槟榔次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均在95.0%~105.0%,RSD<2.50%。槟榔和其炮制品中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结论 该方法快捷、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槟榔、焦槟榔、大腹皮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测定,为槟榔及其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氯沙坦干预下、槟榔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α-SMA的情况。方法:用不同浓度槟榔碱刺激HUVECs,采用免疫细胞印迹法检测各组HUVECs中α-SMA的表达。再以固定槟榔碱浓度诱导HUVECs,不同浓度氯沙坦干预,检测各组HUVECs中α-SMA的表达。结果:槟榔碱可诱导HUVECs表达α-SMA,经氯沙坦干预后α-SMA的表达受到一定抑制。结论:HUVECs经槟榔碱刺激后可转化为表达α-SMA的肌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部分抑制这种转化,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参与了槟榔碱诱导的内皮-间充质转化。  相似文献   
10.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以其较高的发病率,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在目前医疗水平下, 中药以其副作用小、选择面广、疗效确切等特点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就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常用的中药复方(包括半夏泻心汤、四磨汤、大承气汤等)以及单味中药(包括枳实、槟榔、砂仁等)对胃肠运动的影响进行综述, 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与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