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3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330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30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906篇
内科学   467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266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2161篇
预防医学   415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807篇
  6篇
中国医学   1426篇
肿瘤学   48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后的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间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肺癌组,另随机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统计分析两组人员化疗前的血清NSE、CEA、SCC-Ag表达水平、肺癌组化疗成功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NSE、CEA、SCC-Ag表达水平、肺癌组化疗失败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NSE、CEA、SCC-Ag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患者化疗前的血清NSE、CEA和SCC-Ag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肺癌组化疗成功患者化疗后的血清NSE、CEA和SCC-Ag表达水平均低于化疗前,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癌组化疗失败患者化疗后的血清NSE、CEA、SCC-Ag表达水平均高于化疗前,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肺癌患者的NSE、CEA、SCC-Ag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能够将化疗效果有效反映出来,进而有效指导临床的下一步治疗工作,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较差组(28例)和预后良好组(32例)。所有患儿均接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与脑脊液)、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结果:预后较差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较差组脑电图异常率、磁共振成像异常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均可作为预后判定的客观指标,在预后判定中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老年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MMP)-9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58例,双盲法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29例)给予降血压、营养细胞、依达拉奉及尼莫地平等常规用药,观察组(29例)则常规用药基础联合m NGF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炎性因子,评价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4w后hs-CRP、TNF-α、IL-8、MMP-9、NSE、NIHSS评分、血肿量及水肿面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hs-CRP、TNF-α、IL-8、MMP-9、NSE、NIHSS评分、血肿量及水肿面积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w后Barthel指数、SI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SIS评分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采取m NGF治疗效果良好,可减轻炎症反应,血肿吸收及缓解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72-4(CA72-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6年12月间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12例作为研究组,另募集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38名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控制前、血糖控制1周、2周、3周NSE、CA72-4、CYFRA21-1水平,并对两组随访1年,比较两组肿瘤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前、血糖控制1周、2周、3周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前、血糖控制1周CA72-4、CYFRA21-1水平均高于研究组血糖控制2周、3周及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2周CA72-4、CYFRA21-1水平均高于研究组血糖控制3周和对照组(P0. 05);研究组血糖控制3周CA72-4、CYFRA21-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随访1年,研究组112例患者中发生1例肺癌;对照组38名未发生肿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异常可影响CA72-4、CYFRA21-1水平,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稳定可降低CA72-4、CYFRA21-1水平,且控制血糖水平稳定3周后CA72-4、CYFRA21-1水平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血清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SE)与乳酸联合检测在热性惊厥(FC)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4例FC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FC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型FC组52例和复杂型FC组62例;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6例有发热而无惊厥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儿发作后24 h和发作后10 d时的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对FC组不同发作情况患儿发作当天的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进行比较,对FC组患儿外周血NF-κB、乳酸值和NSE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对FC组患儿进行随访,根据其出院24个月内的复发、癫痫发生及智力发育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儿的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对FC组患儿复发与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发作后24 h时,复杂型FC组患儿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和NSE、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型FC组和对照组患儿(P0. 05),单纯型FC组和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发作后10 d时,复杂型FC组患儿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及NSE水平仍显著高于单纯型FC组和对照组患儿(P0. 05),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不同发作情况患儿发作后24 h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比较可见发作持续时间在15 min及以上者、发作次数在2次及以上者及部分性发作患儿的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显著高于发作持续时间不足15 min者、发作1次及全身性发作者(P0. 05)。(3)FC组患儿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和乳酸水均与NSE水平呈正相关(P0. 05)。(4)FC组57例患儿复发率和癫痫发生率分别为31. 58%和7. 02%,智力边缘状态和低下者占比例为7. 02%,复发患儿、癫痫患儿及智力低下患儿的外周血NF-κB mRNA水平、NSE和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患儿、未发生癫痫和智力正常的患儿(P0. 05)。(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发作后24 h内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与复发具有相关性(P0. 05)。结论 FC患儿存在外周血NF-κB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的升高,这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患儿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范梦月  刘静  孙蓉 《中草药》2020,51(9):2297-2306
目的筛选藿朴夏苓汤治疗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分析藿朴夏苓汤与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方证关系。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藿朴夏苓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筛选与两者均有较好结合作用的核心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的GO分析,Cytoscape软件Clue GO插件进行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方证关系分析藿朴夏苓汤用于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筛选出藿朴夏苓汤中潜在作用成分12个,核心靶点67个。其中通草中的通脱木皂苷元Ⅰ,茯苓、猪苓中的过氧麦角甾醇,半夏中的黄芩苷与SARS-CoV-2 3CL水解酶、ACE2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藿朴夏苓汤中12个潜在作用成分参与调节刺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死亡等生物过程以及白介素信号通路、癌症EGFR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编程性细胞死亡途径、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藿朴夏苓汤以化湿解毒、宣肺透邪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患者,菲酮、黄芩苷、酸枣仁皂苷、啤酒甾醇、常春藤皂苷元、过氧麦角甾醇、柠檬二烯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通脱木皂苷元Ⅰ、泽泻醇B-23-醋酸酯、泽泻醇B、新橙皮苷可能为其主要的物质基础,通过阻断SARS-CoV-2病毒蛋白合成,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通过调控白介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和依达拉奉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汤。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的总有效率75%(30/4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且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GCS评分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均脑血肿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其神经缺损,降低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  相似文献   
8.
9.
通过查阅近些年的国内外文献对中药糖肾方单体成分莫诺苷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归纳、梳理、分析及总结。从分子机制角度阐述莫诺苷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减轻炎性反应、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抑制氧化应激、抗凋亡、抗凝等作用,以便为今后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样本,寻找与抑郁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探讨蜘蛛香环烯醚萜部位(IEFV)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4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2.5 mg·kg-1),IEFV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73,11.47,22.94 mg·kg-1)。采用CUMS对小鼠造模,以IEFV及阳性药(氟西汀)为干预药物,用行为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药效学评价。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IEFV对CUMS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中内源性物质的影响,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来确认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富集。结果:造模后,小鼠的不动时间大幅度提高、蔗糖偏好率明显下降,兴奋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显著下降,表明造模成功。给予IEFV和氟西汀后,小鼠不动时间、蔗糖偏好率和兴奋性神经递质向正常水平回调,提示给药后抑郁状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脑组织中内源性代谢物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模型组可与正常组明显分开,同时IEFV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均显示有偏离模型组向正常组靠拢的趋势,与行为学结果一致。模型组与正常组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到了16个变化显著的差异代谢物,包括12个水溶性差异代谢物和4个脂溶性差异代谢物。通过MetPA数据库分析得到7条潜在靶标代谢通路,包括三羧酸循环(TCA),牛磺酸和亚牛磺酸的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IEFV高剂量组可显著回调11种差异代谢物。结论:IEFV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神经递质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可为IEFV抗抑郁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