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宜瑞,博士生导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30余年,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及诊疗用药特点.临证重视脾胃运化在儿科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转归中的重要作用,擅长从脾胃入手,治疗儿科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2.
李宜瑞教授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师李宜瑞教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3 0余年,潜心研究,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积累了一定经验,临床疗效显著。本人跟随老师门诊多时,对李宜瑞教授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总结体会如下:1 临床症状特点本病主要临床症状特征:①为不自主、重复快速、无目的、单一或多部位的抽动,如眨眼、皱眉、缩鼻、歪嘴、摇头、耸肩或肢体、躯干抽动;或口中发声,或为简单的“啊”、“嗯”、“哦”等,或为不合时宜的重复某些句子,或反复说一些骂人的词句(秽语)。②症状有明显的波动性。当学习紧张、情绪激动时抽动症状加重,反之减轻;入睡时症状消失。抽动可受…  相似文献   
3.
李宜瑞教授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师李宜瑞教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30余年。潜心研究,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积累了一定经验,临床疗效显著。本人跟随老师门诊多时,对李宜瑞教授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宜瑞教授认为,儿童多动症临床阴虚阳亢者多见,往往又以心脾肾不足为其本,肝阳亢盛为其标。在辨证分型上,为执简驭繁,主要分为肾虚肝亢证、心脾不足证、痰热扰心证3证,肾虚肝亢证,主方为益智宁;心脾不足证,主方为四君子汤合甘麦大枣汤化裁;痰火扰心证,主方为温胆汤化裁。李教授认为,临床上各证型常混合存在,难于截然分开,例如心脾不足者,可出现土虚肝旺,或夹有痰湿或痰热。此外,证型也非一成不变,临证需细加斟酌。她还特别指出,调脾胃可安五脏,当上述各型"标"证已轻,脏腑"本"虚之证为主时,皆可酌加太子参、茯苓之类健脾药,脾健而其余四脏化源不绝。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409-2411
李宜瑞教授长期从事儿童行为精神障碍的诊治工作,尤擅长辨证使用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及抽动症。其精熟不同中药的功效,选用的中药味数少,药量轻,却收效甚佳,自成独特的用药风格。现将其辨证治疗多动症及抽动症的用药特点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宜瑞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抽动障碍(TD)是指以儿童出现身体某部分肌肉或肌群突然、快速、不自主、反复的收缩运动或不自主的发声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李宜瑞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宜瑞教授专家门诊确诊为儿童多动症患儿的处方共85首,利用Excel、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处方中的药物使用频数、药性、药味、药物归经、高频药物用量情况、常用药对等。结果64味药物中使用频数最高的前8位药物为石菖蒲、远志、龙骨、茯苓、太子参、合欢皮、白术、浮小麦;药物归心、肝、脾经最多;药性以平、温为主;药味以甘、苦居多;得到茯苓-龙骨、龙骨-茯苓、白术-太子参等1700个较高关联性药对;提取了7个公因子,其中因子贡献率最高的是酒萸肉、熟地黄、醋龟甲;通过聚类分析,得到6类药物,其中类1(石菖蒲、远志、龙骨、茯苓、太子参、合欢皮、白术)使用频率最高。结论结合小儿特殊生理病理特点,李宜瑞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以攻补兼施、标本兼治、补泻并用、补而不滞为特点。  相似文献   
8.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宜瑞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主要研究小儿神经精神行为障碍及呼吸系统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李老师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1254-1260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目前病因尚未明确。李宜瑞教授认为,儿童ASD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脏腑失养;基于小儿"脾常不足"及"脾藏意与智""脾主四脏""脾升胃降"等理论,李宜瑞教授提出"脾养神"的观点,并运用该理论指导临床治疗,通过健运脾胃治本(太子参、茯苓),辅以化痰(白术、半夏、石菖蒲)、消积(山楂、莱菔子、炒麦芽)、调气(枳壳、厚朴)治标,以达到"脾健智增"之效。李宜瑞教授认为,"调理脾胃"这一原则应贯穿ASD患儿治疗始终。同时需配合心理疏导及生活调摄,可取得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