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777篇
  免费   16512篇
  国内免费   7383篇
耳鼻咽喉   3599篇
儿科学   1975篇
妇产科学   4277篇
基础医学   7860篇
口腔科学   4834篇
临床医学   86932篇
内科学   24256篇
皮肤病学   1686篇
神经病学   7624篇
特种医学   132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9篇
外科学   53707篇
综合类   147431篇
预防医学   32193篇
眼科学   12188篇
药学   64595篇
  658篇
中国医学   36951篇
肿瘤学   8490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6544篇
  2022年   6975篇
  2021年   9246篇
  2020年   12149篇
  2019年   12365篇
  2018年   4723篇
  2017年   10744篇
  2016年   11168篇
  2015年   12953篇
  2014年   26108篇
  2013年   25234篇
  2012年   31867篇
  2011年   33850篇
  2010年   31854篇
  2009年   30160篇
  2008年   34676篇
  2007年   31727篇
  2006年   27434篇
  2005年   31470篇
  2004年   22896篇
  2003年   21123篇
  2002年   16022篇
  2001年   13079篇
  2000年   9533篇
  1999年   7513篇
  1998年   5972篇
  1997年   5354篇
  1996年   4643篇
  1995年   3937篇
  1994年   3091篇
  1993年   1799篇
  1992年   1544篇
  1991年   1373篇
  1990年   984篇
  1989年   1062篇
  1988年   326篇
  1987年   318篇
  1986年   218篇
  1985年   132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黄保卿 《当代医学》2022,28(6):123-125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I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药物治疗,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失眠、下腹隐痛等不良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IP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结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液体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及疼痛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采用VSD引流术结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液体敷料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普通换药治疗方式,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治疗7d及治疗14d后,研究组目前疼痛状况(PPI)、视觉模拟评定法(VAS)、疼痛评级指数(PR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VSD引流术结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液体敷料对其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能够减少患者换药次数与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ELARIF)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采取硬膜外分娩镇痛(ELA)的9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按照产妇是否发生ELARIF,将其分为发热组(n=74,发生ELARIF后,鼓膜温度≥38℃),对照组(n=906,无ELARIF,鼓膜温度<38℃)。对2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产时及产后相关资料、ELA相关资料及新生儿相关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2组产妇年龄、身高、分娩孕龄、流产次数、胎膜早破发生率,孕前、分娩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孕期BMI增加值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B族链球菌感染发生率,分娩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水平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发热组产妇人工破膜总发生率、ELARIF所致人工破膜发生率、中转剖宫产术分娩率,第一、二产程与总产程时间,产程开始至开始进行ELA时间、开始ELA至分娩时间及顺产产妇产后尿潴留(PUR)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长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发热组中转剖宫产产妇ELA药物用量为(39.9±24.2)mL,ELA持续时间为4.8 h(3.8、6.3 h),ELA结束时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为6分(5、6分),均分别显著高于、长于对照组的(37.1±24.9)mL、3.6 h(2.3、5.3 h)及4分(3、5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8、Z=-4.22、Z=-8.48,P<0.001)。④发热组产妇分娩新生儿的羊水粪染、胎儿窘迫、生后5 min Apgar评分<10分及因感染转人新生儿科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产程延长可增加产妇发生ELARIF风险,而ELARIF可导致产时干预及分娩风险增加。临床应重视ELA产妇产程管理,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促进产程进展,降低母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PNCB)在肺结核患者继发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80例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PNCB检查及手术取样病理学检查对肿大淋巴结进行病理学诊断,评价超声引导下PNCB取材效果,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PNCB组织学活检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引导下PNCB取材效果满意。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超声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低回声或低回声伴液化。80例经超声引导下PNCB经病理学检查共确诊79例(98.75%),其中淋巴瘤2例(2.50%),转移癌3例(3.75%),淋巴结结核57例(71.25%),淋巴结炎13例(16.25%),反应性增生2例(2.50%),囊肿1例(1.25%),结缔组织病1例(1.25%)。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结核为58例(72.50%),非淋巴结结核为22例(27.50%);常规超声检查诊断淋巴结结核为44例(55.00%),非淋巴结结核为36例(45.00%);超声引导下PNCB病理结果为淋巴结结核为57例(71.2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在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FNF)术后愈合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濮阳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FNF患者76例,依据双盲法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2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以30 d作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与术前、术后6个月骨密度值及Harri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术前骨密度值无差异(P>0.05);较术前,术后6个月2组骨密度值均上升,且观察组骨密度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Harri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较术前,术后6个月2组Harris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Harri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FNF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增加骨折处骨密度值并改善髋关节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以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 综合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步态参数、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对照组为72.91%(35/48)(P<0.05);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包括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Fugl Meyer rating scale,FMA)、Berg平衡量表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步态参数包括步频、步幅、患侧支持相、患侧摆动相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包括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V)、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8%(7/48)、10.42%(5/48)(P>0.05)。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提高患者的步态参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在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进修的30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医师技能考核成绩、教学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医师技能考核成绩优良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观察组医师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激发、疾病诊治能力的提高4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可促进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