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0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968篇
预防医学   219篇
药学   316篇
  5篇
中国医学   208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491篇
  2022年   445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基于临床信息系统分析总结真实世界的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健康信息系统确诊的糖尿病肾病的门诊或住院患者的诊疗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Excel 2010软件统计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关联规则,采用web节点建构药对关联网状图;运用SPSS 25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477例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DKD患者,在1203条方剂信息中,涉及中药462种;使用频数排名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黄精、石斛、山茱萸、麦冬;使用频数前5类的中药类别分别是补气药、补阴药、清热燥湿药、活血调经药、息风止痉药;在30味高频药物中,苦、甘、辛药味最为常见;药性寒、温数量接近;归脾经、肝经、肺经、肾经居多;关联规则提示,药物组合中置信度最高的组合为地龙-当归-僵蚕,因子分析共得到5个有效因子,累积贡献率为47.33%。结论 中医药治疗DKD在补益气血阴阳的同时,兼顾对瘀血、湿邪和痰饮的治疗,结合证型,可考虑使用黄芪、黄精、石斛、山茱萸、麦冬、金蝉花等药物的使用,清热燥湿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可适当加入,为使邪有去处,大黄、车前子或可增添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聚类分析,探索高颖教授辨治失眠的总体药症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高颖教授2015年5月~2019年4月期间门诊病例数据库中失眠患者的诊疗信息,运用SPSS20.0软件对频率大于10%的35种症状和40味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并对聚类后的药症组群进行对应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04例(349诊次),聚类分析得到7个症状组群、6个药物组群和5种药症组群对应关系,药症组群间具有较高的匹配度;医师辨治失眠以安神、清热、养阴、疏肝、健脾、行气、化痰为核心治法,以一贯煎、二至丸、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温胆汤、四逆散、小柴胡汤、逍遥散等为常用类方;医师经验方以丹参、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合欢皮为主要组成,对治疗失眠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结论:药症聚类分析以及聚类后的对应研究,能够获得医师辨证论治失眠的核心思路和主要规律,可以为中医临证经验挖掘的方法运用提供参考;本研究结果可以反馈指导失眠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蓬勃兴起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在中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崭露头角,二者的融合不断加深,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前景、争议挑战也引发了诸多思考。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入手,对人工智能辅助中医诊断、智能决策与数据挖掘、健康管理及中草药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AI视域下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赋能。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数据挖掘法分析周珉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用药规律,探讨相关病机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5月周珉教授门诊期间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周珉教授临床经验,进行原发性肝癌病机探讨及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收集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剂176首,涉及中药235种,列出方剂中的高频药物及组合规律。[结论]总结原发性肝癌以“湿热痰毒、气阴两伤”为基础病机,“清热化湿、健脾养阴”治则贯穿原发性肝癌治疗始末,同时,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及治疗措施,权衡“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分配,斟酌应用“攻毒散结”“行气化瘀”等治法,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安阿玥教授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缓慢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8年6月安阿玥教授收治的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缓慢的病例,以“主症、兼症、舌象、脉象、辨证、治法、方药”为项目构建MySQL数据库,利用Python语言搭建分析系统,统计分析获得安阿玥教授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缓慢的辨证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缓慢病例306例,证候多属阴虚内热、气血不足、脾胃不和、热毒内盛、气虚血瘀证,所用方剂多以增液汤、四物汤、青蒿鳖甲汤、半夏泻心汤等加减化裁,用药次数较多的依次为当归、生地、玄参、生黄芪、马齿苋等。[结论] 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缓慢以虚证居多,包括阴虚、血虚、气虚等。临床治疗时重视“和血”的辨证思维。数据挖掘技术结果客观反映了安阿玥教授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缓慢的临床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9,(19):2662-2667
目的:研究四川南派藏医药的学术特色及内涵,为南派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关信息,为其中常用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的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系统分析属于四川南派藏医药的藏医院中使用的672个医院制剂的品种特点、药物频次、主治疾病及其用药规律等,并采用熵层次聚类方法演化出基于核心组合药物的新方。结果:四川南派藏医药方剂中共使用了624种药物,其中植物药509种(81.67%)、矿物药61种(9.77%)、动物药54种(8.65%);使用频次>120的药物有16味,排名前3的药物为诃子(57.44%)、红花(43.15%)、木香(42.26%);主治疾病包括13类,排名前3的依次为胃病(28.13%)、肝胆疾病(12.80%)和神经疾病(11.90%)。在治疗胃病方面,主要使用诃子、红花、豆蔻、荜茇、木香、石榴子等,常用药物组合共61个,最常用的药对为荜茇-豆蔻;治疗肝胆疾病主要使用诃子、红花、波棱瓜子、獐牙菜、渣驯等,常用药物组合共64个,最常用药对为红花-诃子;治疗神经疾病主要使用肉豆蔻、诃子、木香、丁香、沉香、广枣等,常用药物组合共73个,最常用药对为诃子-肉豆蔻。采用熵层次聚类方法演化出包括紫草茸-紫草-茜草-石榴子在内的5个候选新方。结论:所得四川南派藏医药医院制剂治疗常见疾病的高频药对及基于核心组合演化出的候选新方可为治疗胃病、肝胆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现代藏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名医经验传承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当前名医经验传承研究的基本现状以及名医学术经验整理与深度传承发展的核心需求,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名医经验传承模式研究构想。利用知识图谱在多维度知识及海量信息网络整合方面的优势,从名医学术源流整理,学术思想挖掘及临床经验整理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知识图谱构建和挖掘分析的研究思路。通过多主题、结构化的知识图谱构建,探索名医经验传承系统化、规范化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杨栋  祁爱蓉  李雨彦  戈娜  罗登贵 《新中医》2020,52(4):176-180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李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用药经验,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其内在机理。方法:收集笔者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师承李顺民教授工作中门诊记录的CKD3~5期患者病案,建立Access数据库,利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出李顺民教授治疗CKD3~5期的用药情况,再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CKD3~5期病案5 100份(包括初诊及复诊病案),李顺民治疗CKD3~5期常用的中药有甘草、黄芪、山药、肉苁蓉、大黄、紫苏叶、芡实、生地黄、丹参、冬瓜皮等。其中常用中药组合有黄芪与甘草、黄芪与山药、黄芪与肉苁蓉。通过检索得到黄芪与甘草共130个基因靶标,CKD疾病靶标1 084个,它们之间相同的基因靶标22个;黄芪与山药共365个基因靶标,与CKD疾病靶标相同的有52个;黄芪与肉苁蓉共121个基因靶标,与CKD疾病靶标相同的有28个;黄芪与大黄共83个基因靶点,与CKD疾病靶标相同的有21个;肉苁蓉与甘草共361个基因靶点,与CKD相同的靶标有43个。富集分析后得到它们之间相同的KEGG信号通路有: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李顺民治疗CKD的用药机理与对Wnt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及TGF-β、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调节相关,这些通路对抗纤维化、抑制炎症及肾性骨病的治疗靶点的调节均综合反映了从脾论治CKD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