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7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8篇
中国医学   24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陈天然教授治疗慢性鼻炎的经验。陈教授认为慢性鼻炎的发病与正气虚弱及脾失健运息息相关,病因病机特点为外邪入侵,肺脾气虚;拟苍耳子散为基础方加味宣散通窍、健脾补肺治疗本病,在临床运用中颇有疗效。  相似文献   
2.
经五官科确诊为慢性鼻炎的患者 3 5例 ,男 19例 ,女 16例 ;年龄 5~ 5 8岁 ;病程 2~ 2 0年不等。其中 2 7例经过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 ,18例做过激光治疗疗效不佳或复发。本科采用国产TL -型冷光源治疗仪 ,用弓型石英探头伸进双鼻腔局部照射 ,首次剂量选择 6~ 8个最小红斑量 (minimumerythemadose ,MED) ,以后每次照射时 1个MED (每一个MED相当于照射 1秒 ) ,每日 1次 ,1个疗程最长不超过 12次。疗效标准 :①痊愈 ,鼻塞或流涕等症状消失 ;②显效 ,症状明显减轻 ;③无效 ,经 1个疗程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所有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收治疗的90例慢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出血或组织坏死等不良情况,随访1年后,患者显效64例(71.1%),有效24例(26.7%),无效2例(2.2%),总有效率为88例(97.8%);VAS评分为(3.12±0.35)。结论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一种安全、高效、微创的治疗方式,且具有操作直观、可视性强等操作优点,对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将血府逐瘀汤加减应用于治疗慢性鼻炎中的不良反应,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鼻炎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伯克纳进行喷鼻治疗,患者则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用药治疗,治疗完成后,记录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并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起效较对照组更快,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对慢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起效较快;对于治疗慢性鼻炎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慢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慢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鼻甲局部切除治疗法,观察组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患者出血量、水肿时间、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水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治愈3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中,治愈25例,好转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术后鼻腔出血2例,黏膜瘢痕1例,鼻涕倒流 3例,鼻腔干燥1例,并发症出现率为17.5%;对照组患者中,术后鼻腔出血 5例,黏膜瘢痕 3例,鼻涕倒流6例,鼻腔干燥 3例,萎缩性鼻炎1例,并发症出现率为45.0%,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节省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出血量,减少水肿时间,提高了总有效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白花蛇蜜膏治疗慢性鼻炎30例的治疗。方法将确定为慢性鼻炎患者30例进行治疗,口服小白花蛇蜜膏3~5g,一日2次,饭前服用连服3个月,于治疗前后均做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结果患者在治疗期间临床表现的改善十分明显。结论用传统维吾尔医药小白花蛇蜜谊治疗慢性鼻炎有一定效果,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2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患者接受微波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仅给予布地奈德喷雾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的更明显(P<0.05).结论 微波治疗慢性鼻炎疗效可靠,操作方便,是治疗慢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低温等离子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96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微波进行治疗,观察组低温等离子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静脉滴注抗生素,同时给予1%呋喃西林麻黄碱滴鼻剂喷鼻。所有患者于术后2周、1个月、2个月、6个月按时返院进行复诊,并观察鼻腔情况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36例,好转7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21例,好转20例,无效7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采用χ2检验,P=0.0051<0.0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43-2044
目的:探讨中药辛鹅鼻喷剂联合氯苯那敏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及对慢性鼻炎-鼻窦炎的治疗作用相关。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本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诊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患者,服用氯苯那敏4 mg/次,2~3次/d;治疗组3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辛鹅鼻喷剂,每个鼻孔各2~3喷/次,2~3次/d。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分析其疗效及有效组与无效组两组患者间合并鼻炎-鼻窦炎患者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共38例患者入选本试验,36例完成随访研究,治疗有效率为86.1%,有效患者的伴随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咳嗽与伴随症状的改善完全一致,咳嗽治愈的20例患者中伴随症状完全消失占75%(15/20),在有效及治疗无效组伴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共20例患者入选本试验,18例完成随访研究,治疗有效率为61.1%,治疗有效患者的伴随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咳嗽与伴随症状的改善并不完全一致,咳嗽治愈的5例患者中,伴随症状完全消失的仅占60%(3/5),在有效及无效组伴随症状均未完全消失。结论:中药辛鹅鼻喷剂能有效治疗UACS,且对CRS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氯苯那敏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与其对鼻炎-鼻窦炎的治疗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0.
《中老年保健》2013,(7):4-5
2013年1月至3月期间,违法情节严重、违法发布广告频次高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主要有:一、西安澜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复方鼻炎膏",其功能主治为"消炎,通窍。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及鼻窦炎"。广告宣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只需打喷嚏就能好;重建鼻腔屏障,不易复发;排除肺内浊气,拔掉鼻炎病根"等。二、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生产的药品"罗珍胶囊",其功能主治为"清肝降火,镇静安神。用于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改善眩晕、头痛、头胀、失眠等症状"。该药品为处方药,禁止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安全绿色,无依赖性,适合长期服用;多年高血压3个月降到正常值;康复后绝不复发,10年内复发包治"等。三、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双红活血胶囊",其功能主治为"藏医:活血祛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