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03篇
  免费   2769篇
  国内免费   1396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799篇
妇产科学   323篇
基础医学   1572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10858篇
内科学   5850篇
皮肤病学   164篇
神经病学   987篇
特种医学   12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3489篇
综合类   20972篇
预防医学   6615篇
眼科学   391篇
药学   14844篇
  111篇
中国医学   5001篇
肿瘤学   62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863篇
  2022年   1034篇
  2021年   1432篇
  2020年   1839篇
  2019年   2034篇
  2018年   838篇
  2017年   1813篇
  2016年   1807篇
  2015年   2329篇
  2014年   3802篇
  2013年   3874篇
  2012年   4938篇
  2011年   4964篇
  2010年   4540篇
  2009年   4048篇
  2008年   4143篇
  2007年   3849篇
  2006年   3373篇
  2005年   3457篇
  2004年   2815篇
  2003年   2743篇
  2002年   2018篇
  2001年   1834篇
  2000年   1504篇
  1999年   1265篇
  1998年   1044篇
  1997年   1015篇
  1996年   850篇
  1995年   797篇
  1994年   621篇
  1993年   502篇
  1992年   483篇
  1991年   435篇
  1990年   385篇
  1989年   396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并发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外周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收治的190例HFpEF并发MP感染患者为HFpEF并发MP感染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未并发MP感染的HFpEF患者106例为HFpEF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galectin-3、MMP-3水平;比较随访1年后不同预后HFpEF并发MP感染患者NT-proBNP、galectin-3和MMP-3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HFpEF并发MP感染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galectin-3、MMP-3水平均高于HFpEF未感染组(P<0.05)。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 NT-proBNP、galectin-3、MMP-3联合检测评估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01;年龄≥65岁、住院时间≥14 d、NT-proBNP≥6 091.35 pg/ml、galectin-3≥9.16 ng/ml和MMP-3≥245.53μg/L是HFpEF并发MP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T-proBNP、galectin-3、MMP-3在HFpEF并发MP感染预后不良患者的外周血中均呈高表达,且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HFpEF并发MP感染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
回顾1例二甲四氯钠(MCPA-Na)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提示重症二甲四氯(MCPA)中毒常出现大脑、肌肉及肾脏等损害,强调水化、尿液碱化和早期血液透析治疗。MCPA较其他农用化学品毒性低,易忽视其危害,需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3.
汤亚箐  刘爽  但丹  黄秀娟  何其英   《四川医学》2022,43(4):317-320
目的 筛查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并回肠尿流改道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住院的334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并回肠尿流改道患者,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简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WHO 2016)及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分级系法(WHO 2004)对病例进行分组整理,并按性别、年龄、膀胱癌病理分级、膀胱癌病理分型进行分组分析,比较各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结果 334例患者均完成营养风险筛查,136例(40.7%)存在营养风险;不同性别患者营养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2);年龄≥70岁患者较<70岁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比例更高,并且年龄越大,存在营养风险的比例越高(P <0.001);不同的膀胱癌病理分级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不同的膀胱癌病理分型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结论 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并回肠尿流改道患者住院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年龄≥70岁患者较<70岁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比例更高,并且年龄越大,存在营养风险的比例越高,临床应充分重视给予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4.
背景 随着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使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全景式"地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确FGMS指标与T2DM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探究佩戴FGMS的T2DM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等指标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就诊并佩戴FGMS的T2DM患者79例,以尿液检查中UACR是否<30 mg/g将患者分为无白蛋白尿组(n=50)和白蛋白尿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及FGMS指标等。采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TIR、高血糖时间(TAR)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偏相关分析探讨FGMS指标与lnUACR的相关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IR对白蛋白尿的预测价值。 结果 白蛋白尿组T2DM病程长于无白蛋白尿组,三酰甘油(TG)、HbA1c、平均血糖(MBG)、TAR、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葡萄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葡萄糖波动幅度(MAGE)、连续每隔2 h血糖净作用(CONGA2)高于无白蛋白尿组,TIR低于无白蛋白尿组(P<0.05)。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R与HbA1c呈负相关(P<0.001),TAR与HbA1c呈正相关(P<0.001)。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TIR与lnUACR呈负相关(P<0.001),MBG、TAR、SDBG、LAGE、MAGE、CONGA2与lnUACR呈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R>70%〔OR=0.038,95%CI(0.003,0.467)〕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保护因素(P<0.05),TAR升高〔OR=1.046,95%CI(1.000,1.094)〕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TIR预测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674,0.894)〕(P=0.003),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83%,最佳切点为69.71%。 结论 在FGMS指标中,TIR>70%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保护因素,TAR升高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同时,SDBG、LAGE、MAGE、CONGA2等多种反映血糖波动的指标也与UACR密切相关。对TIR水平较低及TAR、SDBG、LAGE、MAGE、CONGA2水平较高的T2DM患者进行FGMS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预防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关系。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安市某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并选择同时间段内到医院接受体检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和24 h尿样分别用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尿白蛋白、尿肌酐(Cr)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炎性细胞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不同病情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上述指标间的差异,并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不同糖尿病病情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76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男473例,女290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54.09±12.25)岁;糖尿病病程7~21年,平均病程(11.28±4.07)年。其中微量蛋白组381例,大量蛋白尿组273例,肾功能损害组109例,对照组200人。不同组别人群性别分布和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中不同组别糖尿病患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糖尿病肾病分期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FBG、TG、LDL-C、HDL-C、BUN、Scr、HMGB1、IGF-1、VEGF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不同糖尿病肾病分期患者的FBG、TG、LDL-C、BUN、Scr、HMGB1、IGF-1、VEGF165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血糖、血脂以及肾功能指标后,血清HMGB1(OR=1.706)、IGF-1(OR=1.937)、VEGF165(OR=3.404)水平升高是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HMGB1、IGF-1、VEGF165水平均明显增高,3种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随着病情的发展而上升,3种指标对于判定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常范围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5年,所有患者每年由专业眼科医师进行眼底散瞳检查。根据UAC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组患者UACR<6.24 mg·g^(-1)(n=443);Q2组患者6.24 mg·g^(-1)≤UACR<10.21 mg·g^(-1)(n=446);Q3组患者10.21 mg·g^(-1)≤UACR<16.79 mg·g^(-1)(n=446);Q4组患者UACR≥16.79 mg·g^(-1)(n=445)。使用Cox回归分析评价正常范围内不同水平的UACR与DR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在未校正还是校正模型中,随着UACR的升高,DR的发病率也随之显著升高(均为P_(趋势)<0.05)。以Q1组为对照,在未校正任何因素的情况下(模型1),Q4组发生DR的风险将升高44.3%;在校正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治疗方法后(模型2),Q4组发生DR的风险将升高46.9%;在模型2的基础上进一步校正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预估肾小球滤过率(模型3),Q4组发生DR的风险将升高52.0%(均为P_(趋势)<0.05)。累积风险图显示:无论在未校正还是校正模型中,Q4组患者发生DR的累积风险一直保持最高,校正模型中Q4组患者DR发病累积风险高于Q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正常范围内的UACR的高值可能是DR发病的风险因素,当UACR达到16.79 mg·g^(-1)时,更应高度关注DR发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8.
<正>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DI)患者常以尿频、尿急、尿失禁及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至泌尿外科就诊[1]。若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及正确的鉴别诊断,则易误诊、漏诊。表现为难治性下尿路症状(refractory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RLUTS),甚至引起输尿管扩张及肾积水等上尿路病变,损害肾功能。本文报道1例先天性中枢性尿崩症(congenital 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CDI)患者,曾因RLUTS并左肾轻度积水被多家医院误诊,回顾我院鉴别诊断及治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探讨如何提高对RLUTS鉴别能力,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因MRI增强扫描静脉注射钆对比剂(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GBCA)后出现尿钆升高的个案。该病例静注GBCA约6 h后出现手、面部发麻,逐渐表现为全身不适,临床症状以头痛为主,后出现内脏器官灼痛、颈部皮肤紧缩感等。患者在接触GBCA 4个月后查24 h尿钆为0.097 μg/g(肌酐校正),高于美国标准[正常值范围≤ 0.019 μg/g(肌酐校正)]上限值5倍。予以依地酸钠钙1 g/d静脉滴注驱钆治疗,驱3 d停4 d为一疗程,共驱钆三个疗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同时结合文献复习,对钆毒性相关疾病进行了系统介绍,提示应重视对钆毒性相关疾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利培酮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8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样本,以随机对照原则,经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精神功能评价量表(GAF)、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认知功能障碍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评分结果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知觉、记忆、思维、情感障碍等症状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以上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AF高于对照组、BPRS低于对照组,MoCA、MMSE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5/40)略高于对照组7.5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利培酮治疗癫痫性精神病对改善患者的精神、认知功能具有积极影响,二者合用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此用药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