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病例摘要 患者,女,34岁,未婚,既往"癫痫"病史24年,"小脑萎缩"20余年,卧床19年,生活不能自理16年,一直服用"丙戊酸钠,苯硝钠敏,利脑得康,氯硝安定"治疗,癫痫每月发作1次。因外阴肿物5年,肿物增大伴侧身时疼痛2月入院。5年前家人发现患者右侧小阴唇肿物,直径约1.0 cm,未诊治;肿物渐增大至10 cm。近两月外阴肿物明显增大,现已达约15 cm×15 cm×10 cm,协助侧身时患者诉外阴部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对橄榄桥小脑萎缩(O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1)选取经临床诊断为OPCA的52例患者及25列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行常规MRI检查(T1 WI、T2 WI、DWI).根据MRI表现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小脑脑沟增多、脑干稍变细,桥脑无明显改变;重度组:小脑脑沟增多,桥脑、延髓橄榄萎缩,第四脑室、脑干基底池扩大.(2)选取桥脑、小脑中脚和小脑半球为感兴趣区(ROI)并测量其ADC值.运用单因素方差对3组ROI的ADC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ROI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患者组(轻度组及重度组)ROI的ADC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重度组ROI的ADC值较轻度组升高,且重度组病程长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桥脑、小脑中脚、小脑半球的ADC值对OPCA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于MRI表现不明显的OPCA轻度组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的临床表现及其在MR影像表现上的特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OPCA患者(OPCA组)的临床及MR表现.另选择7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年龄分为21 ~ 30岁组、31 ~ 40岁组,41~50岁组,51 ~ 60岁组,61 ~ 70岁组,每组15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桥脑测量.结果 8例OPCA患者均为散发病例,临床以小脑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锥体外系症状多见.头颅MR表现为小脑和脑干萎缩,特征性表现为“十字征”.OPCA组患者桥脑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分别为(20.63±2.16)和(16.74±4.37) mm,与对照组[(27.14±1.73)和(22.28±1.49)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中在21 ~30岁组和31~ 40岁组桥脑上下径及前后径数值最大,随着年龄增大数值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是诊断OPCA的首选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提高OPCA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进行诊疗的过程中MR影像学表现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16例诊治的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磁共振为Marconieclipise1.5T超导型成像系统,做T1WI及T2WI的矢状位以及轴位像,进行扫描时,选择的层厚为8mm,层距为1mm。结果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共济失调,但进展较为缓慢,这种疾病多伴有锥体束、椎体外系以及眼球运动障碍,还有些患者表现为大脑功能受损。在经过MR检查后,可以进行明确诊断。结论患者首先出现的症状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同时伴有进行性加重时首选MR检查,这样可以提高OPCA的诊断率,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上了年纪的人,走路、站立时就容易摔倒.其原因之一就是小脑萎缩的速度加快了,包括中老年人初练太极拳时站立不稳,也是这个原因。人的平衡中枢在小脑,老年人要想延缓小脑萎缩.  相似文献   
7.
李燕  刘娟  种玲玲 《人民军医》2010,(4):272-272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1岁。步态不稳、歪斜11年余。患者于1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步态不稳,症状轻微,独立行走无歪斜,偶伴头晕。此后逐渐出现行动缓慢、不能直线行走、频繁摔倒、双眼睑不自主颤动、言语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视物模糊、近事遗忘、记忆力明显减退,生活不能自理。查体:面部表情呆板,  相似文献   
8.
郑和昕  吴天凤  袁放  江缨 《浙江医学》2011,33(12):1836-1836
患者女,59岁。因“血糖升高7年,四肢肢端麻木5月”于2010年10月27日入住本科。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肢端麻木.呈袜套、手套样分布。  相似文献   
9.
本室发现一个遗传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家系,并呈AD遗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框架立体定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小脑损伤共济失调患者的护理,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接受无框架立体定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30例小脑损伤共济失调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总结。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缩短了住院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