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04篇
  免费   816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耳鼻咽喉   193篇
儿科学   1145篇
妇产科学   334篇
基础医学   413篇
口腔科学   238篇
临床医学   3423篇
内科学   687篇
皮肤病学   142篇
神经病学   113篇
特种医学   5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168篇
综合类   8378篇
预防医学   4344篇
眼科学   221篇
药学   3962篇
  39篇
中国医学   2687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484篇
  2020年   427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1459篇
  2013年   1560篇
  2012年   1884篇
  2011年   2030篇
  2010年   1831篇
  2009年   1849篇
  2008年   1800篇
  2007年   1497篇
  2006年   1328篇
  2005年   1382篇
  2004年   1234篇
  2003年   1090篇
  2002年   918篇
  2001年   772篇
  2000年   606篇
  1999年   535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489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329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心肌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心肌酶检测、血生化分析及常规药物静脉输液治疗,收集患儿各检查项目的数据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本组80例患儿经临床治疗均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临床治愈率100%。患儿中,63例(78.75%)发热,25例(31.25%)电解质紊乱,37例(46.25%)不同程度脱水。2患儿心肌损害同腹泻和发热存在相关性(P<0.05),但同腹泻、发热程度无相关性(P>0.05),与患儿电解质紊乱、脱水症状也无相关性(P>0.05);3患儿心肌酶谱检测指标中,HBHD、CK-MB、治疗后数值明显下降,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CK、LDH与治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因轮状病毒性肠炎诱发心肌损伤的概率较高,为防止病情发展,临床治疗需坚持早诊早治原则,注重检查心肌酶谱,以保证患儿心肌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小儿输液约束单改进传统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约束的效果对比.方法 将600名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 (300例)和对照组(300)例,采用自制输液约束单约束法和传统躯干四肢按压法进行效果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从89??3%提高到96??3%,家长的 满意度从87%提高到98??6%,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应用自制小儿输液约束单约束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约束方法,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家 长满意度及工作效率,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牛奶过敏症主要指婴幼儿对牛奶中蛋白过敏,是婴儿食物过敏的常见类型,发病率高达3%~7.5%。婴幼儿过敏症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以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较为多见,部分可能伴随出现荨麻疹、瘙痒、哮喘、过敏性湿疹等,直接影响着的婴幼儿的正常发育[1]。有研究表明,IL-10和TGF-β能够直接作用于T淋巴细胞,参与免疫机制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中[2]。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牛奶过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用维生素D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60例喘息性肺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50例患儿进行对症及抗生素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加以维生素D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不做维生素D辅助治疗干预。两组进行4周实验,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免疫球蛋白A(IgA)。并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的碱性磷酸酶、25-(OH)D_3、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的碱性磷酸酶、25-(OH)D_3、IgA实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水平。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96%,对照组达84%。结论辅助维生素D治疗喘息性肺炎时可以在促进骨骼发育的情况下增强患儿的免疫抵抗能力,是临床治疗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的重要辅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术后引起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切口感染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7例肛周脓肿切排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感染部位标本的培养和鉴定,研究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运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其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病原学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30株,占76.92%,革兰阳性菌9株,占23.0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深部脓肿、有肛周皮肤感染灶、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更易发生切口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感染与深部脓肿、有肛周皮肤感染灶以及住院时间长相关,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36月婴幼儿的宽频声能吸收率(wideband acoustic energy absorbance,WBA)测试结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36月、声导抗测试结果正常、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正常的婴幼儿共172名(337耳)。根据月龄分组:1-2月组,共86耳;3-6月组,共61耳;7-12月,共97耳;13月-36月组,共93耳。对各组婴幼儿进行宽频声能吸收率测试,比较各个月龄段的声能吸收率曲线分布特点,分析吸收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结果 1、声能吸收率随月龄变化,频率-吸收率曲线逐渐由"~"转变成"∧"形。2、7-12月和13-36月组中有1/2的频率的声能吸收率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四组声能吸收率各个频率的标准差SD(standard deviation)的均值分别为0.2066、0.1731、0.1393、0.1583。结论1、随月龄增加,频率-吸收率曲线逐渐由"~"转变成"∧"形,中高频的声能吸收率效能逐渐高于低频和高频。2、7月以后,吸收率曲线形态逐渐趋于稳定,组内变化差异减小。3、随月龄的变化声能吸收率曲线范围也逐渐变化,当在容许的变化范围内波动时,仍可视为正常中耳。且月龄越小,声能吸收率值波动越大,表明中耳所处的发育状态越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法络四联症一期手术根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一期手术根治的146例婴幼儿法络四联症患儿的临床资料。146例婴幼儿法络四联症患儿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室缺大小,主动脉骑跨和肺动脉狭窄程度。常规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矫治手术。术后常规监护>48 h,辅助呼吸10 h~3 d,出院时复查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结果术后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心排)死亡5例,灌注肺死亡3例,右心衰竭死亡1例,术后并发严重心律紊乱死亡1例,余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6~48个月,无远期死亡,心功能达Ⅰ~Ⅱ级,生长发育良好。结论一期根治术是治疗婴幼儿法络四联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镶嵌技术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心胸外科采用镶嵌技术治疗279例婴幼儿VSD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有体外循环参与分为非体外循环组(201例)、体外循环组(78例)。以同期常规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手术6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结果 3组围术期均无死亡。非体外循环组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0.4)h、(2.5±0.8)h、(17.8±3.8)h、(6.7±1.7)d,短于对照组的(3.0±0.5)h、(13.6±6.6)h、(38.4±4.2)h、(12.0±1.8)d和体外循环组的(2.7±0.4)h、(47.1±22.8)h、(58.9±26.0)h、(11.6±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外循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体外循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镶嵌技术在治疗婴幼儿VSD方面具有安全性好、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肛门直肠异物导致肛周脓肿的治疗方式以及术后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份-2014年7月份我院接诊的5例小儿肛门直肠异物导致的肛周脓肿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痊愈,随访无复发现象,无不良反应现象出现。结论:临床中采用手术治疗小儿肛门直肠异物致肛周脓肿,不仅疗效确切,并且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上全面细致,从根本上减少疾病复发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3):200-20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儿保意识的增强,儿童保健学作为一门新生边缘学科,正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无论从学术或医疗市场发展的角度来展望,保健是儿科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该学习班有助于适应儿保发展的新趋势——由既往的预防接种、合理营养的“保”健型,进展到强体健身益智的全面型。我院儿科系省重点学科、博士点,并利用大型综合医院多学科之优势,集胎儿、婴幼儿保健,高危儿监测,心理卫生,脑潜能开发及早期干预于一体,具有系统性;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安排了婴儿52项运动神经检查、婴儿抚触与体操、脑瘫(早期)干预技术、婴幼儿智测等操作示范、见习、实习及综合医院儿保康复运作模式探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