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1篇
中国医学   32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莪术、郁金、姜黄、片姜黄4种药材功效相近,基原有交叉,药材名与植物名又有所重叠,因此关系比较混乱。现从释名、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对以上4味药材进行本草考证,为含这类药材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姜黄、郁金、莪术均从唐代开始入药,唐宋时期同时以原植物性状和药材颜色两种标准划分姜黄属药材,以致明末以前一直以Curcuma longa的根茎为郁金,C.wenyujin或C.aromatica的根茎夹杂老姜Zingiber officinale为药材姜黄,药材莪术主流基原则为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温郁金C.wenyujin的根茎。明清两代转用药材产地及性状来鉴别药材,又因战乱等因素导致交通不便,姜黄和郁金的基原及药用部位发生改变。药材郁金自清起基原转为蓬莪术C.phaeocaulis、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温郁金C.wenyujin和姜黄C.longa的块根。药材姜黄清代以后基原转为姜黄C.longa根茎。片姜黄或称片子姜黄,始载于《本草纲目》,基原为温郁金C.wenyujin等的根茎纵切片。药材郁金历代以川产为道地,清代扩大药源更改后逐步发展成川、广(桂)、温三大道地产区;姜黄主生江南,广南诸州及西番亦有,清代基原改变后,也以川产为佳;莪术在两广、江南、蜀川均有分布,历代温州为主流,后发展成著名的道地药材温莪术。经考证得知,民国以前本草郁金、姜黄两味药材未提及过需要蒸煮至透心,仅药材莪术需蒸熟使呈色黑而入血分。但解放后的著作及文献却明确指出3种姜黄属药材均需蒸煮,可能是为了便于干燥,以及经过高温蒸煮后不易蛀虫出发,然与古代有所出入。四味药材多生用,郁金、莪术可醋制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2.
姜黄为我国传统中药,味辛、苦,性温,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其用药历史悠久,最早收载于《新修本草》。对姜黄化学成分及主要药理活性进行总结,并基于传统性效及现代研究两方面对姜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建议对姜黄的芳姜黄酮、α-姜黄酮、β-姜黄酮、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及黄酮类等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开展其所含的萜类和甾醇类等成分化学物质组的深入研究,为明确姜黄的质量标志物和姜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姜黄色素-共聚维酮共研磨粉体性质及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坤  汪晶  仝萌  于翔羽  胡子奇  黄一平  张振海 《中草药》2020,51(23):5949-5955
目的姜黄色素为模型药物,考察辅料共聚维酮在共研磨过程中的应用特性及共研磨产物提高难溶性药物姜黄色素体外溶出方面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共研磨法,在姜黄色素粉末中分别加入0%、1%、3%共聚维酮,制成不同比例的共研磨物,通过激光粒度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粒径形态进行考察;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PD)鉴别药物在共研磨物中的物相状态;测定姜黄色素原料药、物理混合物和共研磨物在2种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度,并考察其加速稳定性。结果 与原料药相比,共聚维酮共研磨物粉末粒径减小,吸湿性和DSC无明显变化;XRPD中姜黄色素主要峰强度有所减弱,结晶度降低;共研磨物中姜黄色素的主要成分溶出度显著提高,在加速条件下放置3个月后溶出未发生变化,稳定性较好。结论 共聚维酮作为新型辅料,其与姜黄色素共研磨后得到的产物能有效改善难溶性药物姜黄色素的溶出度,且稳定性较好;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5.
朱宗萍  王继森  廖婉  陈姣  陈意  杨青松  李锐  马云桐  傅超美 《中草药》2021,52(11):3257-3268
目的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抗血管新生作用,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姜黄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模式生物斑马鱼模型,考察姜黄挥发油、姜黄素以及姜黄水提液对斑马鱼节间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检测各给药组斑马鱼节间血管生成数,计算血管生成抑制率。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姜黄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姜黄挥发油、姜黄素以及姜黄水提液均可明显抑制斑马鱼血管新生(P0.05),呈剂量相关性,其中姜黄素抑制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网络药理学预测发现姜黄共有21种主要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前列腺素G/H合酶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PTGS2)、维生素D3受体(vitamin D3 receptor,VD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和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等关键靶点,进而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AK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能自发结合。结论姜黄挥发油、姜黄素以及姜黄水提液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姜黄抗血管新生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姜黄对血管新生依赖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7,(9)
目的分析晒干、鼓风干燥、微波干燥对片姜黄Wenyujin Rhizoma Concisum挥发油的影响。方法干燥片姜黄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中的挥发油,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再测定各组分相对含有量。结果晒干品挥发油中鉴定出26种成分,鼓风干燥品中鉴定出29种,微波干燥品中鉴定出28种。3种干燥品中莪术二酮相对含有量均最高,并以晒干品更明显,但其不含新莪术二酮。结论 3种方法干燥后,片姜黄挥发油在成分组成上大体一致,但相对含有量存在一定差异。在鼓风干燥和微波干燥条件下,莪术二酮和新莪术二酮可能发生了复杂的异构化反应,使其相对含有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取“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药对挥发油防治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并使用L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借助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DAVID等数据库预测有效成分防治KOA的作用靶点及通路,对核心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可视化网络图。运用AutoDock及Pymol对度值靠前的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莪术酮、异姜黄醇、藁本内酯等;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挥发油作用于KOA的28个潜在靶点,包括CTSK、PTGS1、PTGS2和ESR1等关键靶点;KEGG富集分析预测“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主要通过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白介素17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KOA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的活性成分与其对应靶蛋白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使用LC-MS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明了“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干预KOA的潜在靶点与作用机制,为“片姜黄-当归”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地五养肝胶囊为湖北省中医院的医院制剂,由茵陈、姜黄、五味子、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补肾养肝、清利湿热、解毒通络有功能,用于慢性肝炎患者,在临床使用,获得良好疗效。为控制产品质量,对本品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1仪器与试药1.1仪器超声波清洗机,万分之一分析天平。1.2试剂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考证的方法,对片姜黄和片子姜黄的名称以及来源进行考辨,为现代临床正确应用古方提供依据。在古代方书中,片姜黄和片子姜黄常互称互代,作为同一种药应用;而在古代本草文献中,两者常常在姜黄名下作为同一品种载述。片姜黄姜黄在古代方书中亦互称互代,作为同一种药应用;在古代本草文献中在姜黄名下载述片姜黄的功效及形态特征。古代方药文献对于片姜黄的记载基本一致,现代文献对片姜黄来源记载的不一致,与现代对姜黄、郁金以及莪术的来源记载变化有关。笔者认为,片姜黄即古之片子姜黄;在古代其与姜黄系指同一药物,来源亦如姜黄一样并非一种;在现时其与姜黄已作为2种药物,来源单指原植物温郁金;应用古方需了解姜黄与片姜黄古同今异的变化,在临床中正确选药。  相似文献   
10.
AIM: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Curcuma Ionga (CL) and Tinospora cordifolia (TC) formulation to prevent anti-tuberculosis (TB) treatment (ATT) induced hepatotoxicity. METHODS: Patients with active TB diagnosis were randomized to a drug control group and a trial group on drugs plus an herbal formulation. Isoniazid, rifampicin, pyrazinamide and ethambutol for first 2 mo followed by continuation phase therapy excluding Pyrazinamide for 4 mo comprised the anti-tuberculous treatment. Curcumin enriched (25%) CL and a hydro-ethanolic extract enriched (50%) TC 1 g each divided in two doses comprised the herbal adjuvant. Hemogram, bilirubin and liver enzymes were tested initially and monthly till the end of study to evaluate the result. RESULTS: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hepatotoxic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rial group (incidence: 27/192 vs 2/316, P 〈 0.0001). Mean 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 (195.93 ± 108.74 vs 85 ± 4.24, P 〈 0.0001), alanine transaminase (ALT) (75.74 ± 26.54 vs 41 ± 1.41, P 〈 0.0001) and serum bilirubin (5.4 ±3.38 vs 1.5 ±0.42, P 〈 0.0001). A lesser sputum positivity ratio at the end of 4 wk (10/67 vs 4/137, P = 0.0068) and decreased incidence of poorly resolved parenchymal lesion 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9/152 vs 2/278, P = 0.0037) was observed. Improved patient compliance was indicated by nil drop-out in trial vs 10/192 in control group (P 〈 0.0001). CONCLUSION: The herbal formulation prevented hepatotoxicity significantly and improved the disease outcome as well as patient compliance without any toxicity or side ef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