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6篇
中国医学   28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地榆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分别用浓度为0.25、1.00、4.00 mg/ml的地榆提取液作用于对数期生长的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别作为地榆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组,正常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地榆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采用Western印迹测定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3、促凋亡因子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不同浓度的地榆作用于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地榆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榆作用后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上调,炎症因子IL-1β、IL-8、TNF-α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榆可以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下调细胞中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地榆升白片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减少价值。方法:114例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57例)均采取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57例)则采取地榆升白片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患者发热持续时间及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对治疗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25%)高于对照组(87.7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为(7.45±1.04)分,对照组症状积分为(7.43±1.11)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积分为(2.33±0.46)分,对照组积分为(3.89±0.48)分,经治疗后各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一定程度下降,患者症状均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热持续时间为(6.34±1.32)d,短于对照组(10.24±1.11)d,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为(5.11±1.01)d,短于对照组(8.42±1.06)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75%)与对照组(3.51%)相当,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96.49%)高于对照组(85.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榆升白片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效果良好,患者粒细胞减少症状明显改善,且患者恢复快,满意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推断并验证大黄、地榆、牡丹皮3味中药炒炭的热解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这3味中药炒炭研究的理论。方法:采用模式函数法中的单个扫描速率的不定温法(Coats-Redfern模型与Achar模型)推断大黄、地榆、牡丹皮3味中药炒炭过程中热解反应的机理函数,通过比较转化率(α)理论值、实验值与1/T的热分析曲线对机理函数进行验证。结果:积分形式表达式能更较好地描述大黄、地榆、牡丹皮3味中药炒炭热解的反应机制,三者的炒炭热解机理函数分别为9号机理函数积分形式g(α)=[(1-α)-1/3-1]2,2号机理函数积分形式g(α)=α+(1-α)ln(1-α),9号机理函数积分形式g(α)=[(1-α)-1/3-1]2。结论:3味中药炒炭的热解反应机制均属于反应扩散,转化率理论值与实验值存在一定的差异,运用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只是尽可能地模拟这3味中药的炒炭热解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骨多肽生长素(BAP)应用于小白鼠额面骨缺损区诱导骨再生修复的效果。方法昆明小白鼠63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骨多肽生长素复合珊瑚骨,对照A组植入珊瑚骨,对照B组植入珊瑚骨复合地榆。观察骨组织形态变化和新生骨结构,计量每视野新生成骨细胞健康数;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再生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后7 d,骨缺损区周围有破骨细胞、间充质细胞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骨变性坏死。术后28 d,实验组可见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生长活跃,可见骨样组织和大量骨组织;对照A组可见骨缺损区周围有间充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对照B组可见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生长活跃,骨缺损区周围有成骨细胞。术后90 d,实验组可见新生骨组织范围扩大,钙化程度加强,几乎接近正常骨质结构;对照A组、B组皆可见骨缺损边缘有较多新骨沉积。计量3组新生成骨细胞数,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实验组与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骨多肽生长素复合载体材料珊瑚骨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出地榆具有以下临床应用特点:汤剂剂量范围为:2.9~74 g,临床常用剂量9~30 g;丸、散剂常用剂量范围为:3~30 g;外用常用剂量范围为:3~60 g.结合疾病、证型及症状选择最佳剂量,如凉血止血、化瘀解毒治疗崩漏、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时,常用10~30 g;凉血止血、解毒敛疮治疗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时,常用3~30 g,丸、散剂常用3~20 g;清热解毒、敛疮治疗银屑病、带状疱疹、烧烫伤等皮肤病时,常用10~30 g,外用常用10~60 g;凉血止血治疗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血等泌尿系统疾病时,可用12~60 g;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疗肺结核、哮喘咳血、咯血等呼吸系统疾病时,常用9~30 g.根据所治疗疾病的不同,地榆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清热凉血止血时常配伍槐角、槐花、黄芩、白茅根、白及等;凉血解毒、利尿通淋时常配伍生槐角、白花蛇舌草等;化瘀止血时常配伍三七、蒲黄等;收敛止血时常配伍黄芪、党参、升麻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榆膏油纱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8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口科接受治疗的114例烧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地榆膏油纱外敷,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114例烧烫伤患者中,1个疗程(3次治疗)治愈患者84例,显效患者22例,无效患者8例,有效率为92.98%。结论:地榆膏油纱治疗烧烫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程林忠  葛何莲 《华西医学》2006,21(2):346-346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加Vit B_4对放疗所致白细胞降低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同步口服地榆升白片和Vit B_4的放疗病人(观察组)和32例未服用此二药的放疗病人(对照组)进行外周血象比较。结果观察组白细胞降低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地榆升白片加Vit B_4能较好的防止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维持白细胞的稳定,可用于治疗癌症放疗引起的白细胞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地榆皂苷Ⅰ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方法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地榆皂苷Ⅰ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潜在靶点。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将19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组)、常规治疗组(CT组)和地榆皂苷Ⅰ治疗组(ZgⅠ组)。Sham组、Sep组给予无菌生理盐水,CT组和ZgⅠ组大鼠给予相应剂量的林格氏液和地榆皂苷Ⅰ。观察各组大鼠动脉血气、血清炎症因子、肺湿/干质量比、肺组织病理变化、肺血管通透性、肺静脉紧密连接蛋白1(ZO-1)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蛋白表达、72 h存活情况。结果 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地榆皂苷Ⅰ治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有47个,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机制可能与活性氧族代谢正向调控(positive regul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etabolic process)、损伤修复(would healing)、内皮细胞增殖调控(regula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联合使用京万红软膏、地榆槐角丸加减行创面处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 年9 月—2020 年3 月我院收治的120 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创面行常规换药联合止痛栓处理,观察组创面行京万红软膏联合地榆槐角丸加减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并发症程度、创面愈合等情况。结果:术后第3、7 天,观察组创面VAS 评分比对照组更低,观察组术后肛缘水肿、创面疼痛、创面出血、排便困难、创面渗液并发症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术后第7、14、19 天的创面肉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组织成纤维细胞数、巨噬细胞比例、新生毛细血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35.26±5.4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8.76±5.6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混合痔术后使用京万红软膏联合地榆槐角丸加减处理创面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其他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地榆中鞣质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中总鞣质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溶剂、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提取次数等四个因素对总鞣质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地榆总鞣质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地榆鞣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的40%的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75min。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率为9.113%。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重复性好,地榆鞣质的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