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4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61篇
内科学   18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912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61篇
  3篇
中国医学   71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丹  李礼  王丽  王舒 《重庆医学》2022,51(2):228-233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影响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平台,筛选2012年11月至2015年6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计330例,根据平台记录的患者一般资料、功能检查化验结果和各量表评分情况,分析影响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并发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肺部感染49例(14.8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舌强(OR=7.738,95%CI:1.028~58.256)、男性(OR=2.719,95%CI:1.212~6.098)和风痰阻络证(OR=2.371,95%CI:1.224~4.594)能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发生低蛋白血症59例(17.8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60岁(OR=3.258,95%CI:1.536~6.911)、后循环梗死(OR=2.169,95%CI:1.113~4.226)和吞咽时喉上抬(OR=2.142,95%CI:1.031~4.451)会增加低蛋白血症发生率.结论 ≥60岁、男性、风痰阻络证、后循环梗死、舌强和吞咽时喉上抬是影响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调节迷走神经兴奋性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本院康复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DCS组,各14例。两组均行吞咽功能训练,tDCS组行迷走神经tDCS,对照组行迷走神经假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和澳大利亚治疗结局量表(AusTOMs)吞咽功能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MMASA评分(|t| > 5.593, P < 0.001)和AusTOMs吞咽功能评分(|Z| > 2.121, P < 0.05)均提高,tDCS组优于对照组(|t| = 2.439, |Z| = 2.079, P < 0.05)。结论 tDCS调节迷走神经兴奋性可促进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恢复。  相似文献   
3.
曾令丹  尹雪  贺权威  卫敏 《中国康复》2021,36(7):418-422
目的:出院前根据吞咽障碍指数问卷(DHI)的评估,吞咽障碍延续护理小组成员为神经内科吞咽障碍患者制订个体化的延续护理措施,并依托微信平台开展信息化的延续性护理。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神经内科出院的102例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DHI评估的信息化延续护理。于干预1周、1个月后分别采用DHI、体重指数(BMI)比较2组的吞咽功能、心理障碍、营养状况,干预1个月后采用患者满意度评分表对护理服务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周、1个月的DHI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体重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DHI评估的信息化延续护理能够改善神经内科吞咽障碍患者康复及营养状况,改善患者心理障碍,并能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sEMG-BFB)联合口咽感觉训练对鼻咽癌放疗后食管上括约肌(UES)狭窄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科收治的125例鼻咽癌放疗后UES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给予sEMG-BFB)和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咽感觉训练)。观察两组UES开放情况、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UES开放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P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LB、PAB及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G-BFB联合口咽感觉训练可通过改善鼻咽癌放疗后UES狭窄患者UES的开放程度,提高吞咽功能,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吞咽障碍是卒中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是吞咽障碍的主要检查和评价方法,可明确造成吞咽障碍的病变部位,指导治疗。深入了解吞咽障碍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将康复护理特色融入吞咽障碍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中,有助于减少脑卒中患者并发症、提高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视频透视吞咽检查是检查吞咽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吞咽障碍临床评估的“金标准”;超声检查作为辅助检查手段,用于评估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CT具有良好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三维动态显示食团和吞咽器官的运动;MRI成像可显示吞咽障碍的病灶和相关的脑功能网络。这些影像学技术可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对吞咽功能及皮质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假rTMS联合针刺治疗,治疗组予以rTMS联合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试验等级、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渗漏-误吸量表(PAS)评分、表面肌电图信号(sEMG)(最大振幅和吞咽时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OI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P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EMG最大振幅高于治疗前,且吞咽时限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sEMG最大振幅高于对照组,且吞咽时限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和NSE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组NIHSS评分和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TMS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以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皮质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 方法 对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颌面外科首次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HNSCC患者80例,术后2周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M.D.安德森吞咽困难评分量表(MDADI)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筛查和评价,收集相关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HNSCC患者吞咽障碍发生率91.2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分期、部位,同期进行皮瓣修复、颈清扫均会对术后早期吞咽功能产生影响(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分期是吞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B = -5.092, t = -6.770, P < 0.001)。 结论 建议常规评估HNSCC患者术后的吞咽功能,特别是恶性程度高的患者,以便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研究自由饮水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 方法: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并保留管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4周间歇性管饲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增加自由饮水训练。观察治疗前后吞咽造影功能检查(VFSS)评分、吞咽障碍改善的治愈率、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WAL-QOL)、停止间歇性管饲时间和例数及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F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吞咽障碍改善的治愈率(52%)优于对照组(12%)(P<0.01);停止间歇性管饲时间(天)少于对照组[(18.48±5.28)天,(23.76±5.22)天,P<0.01],停止间歇性管饲率高于对照组(80%,48%,P<0.05),SWAL-QOL高于对照组(P<0.05),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率(误吸20%、吸入性肺炎0%)明显低于对照组(误吸40%、吸入性肺炎20%),P<0.05。 结论:自由饮水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吞咽障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食管结核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食管壁炎性肉芽肿性病变,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故易被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或食管癌。本文报道原发性食管结核1例,总结该疾病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经验,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头颈肩部姿势控制枕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吞咽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头颈部姿势控制枕进行姿势控制训练。在干预前、干预4周时,采用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定患者的吞咽功能,记录2组颈部异常姿势偏离度数以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干预4周时,2组吞咽功能和颈部异常姿势改善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23.13±2.89)分比(25.33±3.09)分,P<0.05],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比63.3%,Z=-2.886、P<0.05),颈部姿势异常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比30.00%,P<0.05)。结论 在常规吞咽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经头颈肩部姿势控制枕的姿势控制训练能纠正颈部异常姿势,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误吸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