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3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6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213篇
综合类   723篇
预防医学   454篇
药学   1007篇
中国医学   39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乳酸芽孢杆菌DU-106发酵陈皮过程中风味与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乳酸芽孢杆菌DU-106对陈皮进行发酵,分别于发酵第0、2、4、6、8、10天取发酵液样品,采用pH计检测陈皮发酵液pH;按照《食品中总酸的测定》(GB 12456—2021)测定发酵液中总酸含量;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发酵液中亚硝酸盐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有机酸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含量;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接种乳酸芽孢杆菌DU-106后,陈皮发酵液pH降至3.2左右,总酸最高质量分数达4.67 g·kg–1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亚硝酸盐质量分数为0.14~0.54 mg·kg–1,远低于卫生限量标准中的20 mg·kg–1,乳酸质量分数最高可达166.29 mg·g–1,且多种有机酸含量不断升高,进一步丰富了发酵陈皮的口感;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由3 914.30 mg·kg–1降至608.91 mg·kg–1;在发酵陈皮干燥样品中共鉴定出75个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萜烯、酯、醛、醇、酮、酚、酸和醚共8个种类,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萜烯类化合物;发酵后期多数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不断增加,酯类、醛类、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逐渐下降。结论 乳酸芽孢杆菌能够丰富发酵陈皮的口感,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使得发酵陈皮具有独特的柠檬、草药、花果香味,研究结果为陈皮的精深加工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鹏  杨明 《药品评价》2020,(14):56-58
目的:建立测定发酵虫草菌粉(Cs-4)中甘露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 示差折光检测器法(HPLC-RID)。方法: 采用 Carbomix Ca-NP 5∶8 % 色谱柱(7.8 mm × 300 mm,5 μm),以乙腈 - 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 0.5 mL/min ;柱 温为 80 ℃;示差折光检测器温度为 55 ℃。结果:甘露醇质量浓度在 0.099 ~ 3.955 m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 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RSD 均小于 2.0 % ;平均回收率为 96.0 %(RSD=1.67 %)。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 法可用于发酵虫草菌粉(Cs-4)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为发酵虫草菌粉(Cs-4)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泽  杜娟  谢洁  勾洵  彭玲  叶羊  张晓喻  袁学刚  袁钰婷  史迎欣 《中草药》2021,52(6):1623-1633
目的探究黄连Coptidis Rhizoma在连栀矾溶液传统发酵炮制中的作用。方法按照连栀矾溶液传统配方比例,将其拆分为3组配方溶液:连栀矾组(黄连+栀子+白矾)、黄连组(黄连+白矾)和栀子组(栀子+白矾),采用HPLC分析比较3组溶液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轮廓,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比较发酵溶液中微生物的群落特征。结果传统配方连栀矾经发酵后环烯醚萜类成分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P<0.05),生物碱类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拆分后的黄连组中生物碱类成分和栀子组中环烯醚萜类成分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分别对各组发酵溶液进行测序,根据α多样性分析结果,3组发酵液中真菌多样性为连栀矾组<栀子组<黄连组,真菌的丰富度为栀子组<连栀矾组<黄连组;细菌多样性为连栀矾组<黄连组<栀子组,细菌的丰富度为连栀矾组<栀子组<黄连组。根据β多样性分析结果,3组溶液中的真菌和细菌的群落结构均有明显差异。根据微生物相对丰度分析可知,3组的优势真菌均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罗兹菌门,不同组间丰度无明显差异;真菌优势属中的孢霉属的丰度在连栀矾组最高,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栀子组又显著高于黄连组(P<0.05);韦斯特壳属的丰度在连栀矾组中最低,显著低于黄连组和栀子组(P<0.05),后两者间丰度无明显差异。3组的优势细菌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其中连栀矾组中变形菌门的丰度极显著低于黄连组和栀子组(P<0.01),厚壁菌门的丰度在连栀矾组中极显著高于黄连组和栀子组(P<0.01),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在3组发酵溶液的差异较小;细菌优势菌属中的乳杆菌属在连栀矾组中显著高于黄连组和栀子组(P<0.05),在黄连组中也显著高于栀子组(P<0.05),伯克氏菌属丰度在黄连组和栀子组中无显著差异,都显著高于连栀矾组中的丰度(P<0.05)。结论连栀矾溶液配方中的黄连能提高其中栀子的有效成分的发酵转化,并且是通过对发酵体系中的优势菌属的丰度进行调节而发挥作用的。进一步佐证了传统配方制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非发酵菌耐药性变迁及其与抗菌药物用量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两种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该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达80%,对亚胺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接近30%。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用量之间呈高度相关。结论 该医院临床分离的两种非发酵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药,并与亚胺培南类药物用量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环境表面分离的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情况,为科学选择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分离出的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的消毒剂抗性进行测定。结果 从医院物体表面176份标本中分离出15株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检出率8.52%,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CU)。检出部位居前3位的是治疗操作台面、电脑键盘和ICU床栏。三氯异氰尿酸对15株非发酵杆菌的MIC值为有效氯250~500 mg/L,标准菌株为500 mg/L;MBC值为250~1 000 mg/L,标准菌株为1 000 mg/L。复合季铵盐对15株菌的MIC值为0.98~15.62 mg/L,标准菌株为15.62 mg/L;MBC值为1.95~31.25 mg/L,标准菌株为250 mg/L。结论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分离的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对含氯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抗力未见升高现象,这些消毒剂在医院环境使用消毒效果可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蝉拟青霉对黄芪进行发酵处理,探究发酵后所得菌质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及其抗高尿酸血症活性。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NaNO2-Al(NO3)3比色法、酸碱滴定法对黄芪及黄芪发酵菌质中多糖、总黄酮、总酸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氧嗪酸钾盐诱导高尿酸血症(HUA)大鼠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菌质(150、300 mg·kg-1)组、黄芪(150、300 mg·kg-1)组及苯溴马隆(20 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分别对大鼠血清中的尿酸(UA)、肌酐(CRE)、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黄芪药材经蝉拟青霉双向发酵后,总多糖的含量显著升高,总黄酮的含量显著降低,总酸的含量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UA、BUN、TC、TG、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及黄芪发酵菌质组大鼠血清中UA、BUN、TC、TG、ALT和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且菌质组效果明显优于黄芪组。结论:黄芪经蝉拟青霉发酵后有效成分含量发生较大变化,所得蝉拟青霉/黄芪双向发酵菌质具有良好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枝杆菌中类固醇3β位脱氢酶(3β-HSD)及其同工酶是植物甾醇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限速步骤,本文作者在基因水平上确证其组成和生物学功能。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中功能明确的Rv1106c基因序列为模板在新金分枝杆菌基因组中进行序列比对,对基因片段进行体外表达验证其活性,再通过基因敲除验证其在类固醇代谢中的生理功能。结果在新金分枝杆菌基因组中筛选获得4条类固醇3位脱氢酶基因同源序列,具有3β羟基氧化功能,敲除突变菌株对植物甾醇代谢只减慢约10%。结论证实了新金分枝杆菌中有多个3β位脱氢酶基因参与类固醇的代谢。  相似文献   
9.
10.
辛宇  邱智东  陈天丽  王伟楠  曲墨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673-1676
目的 优化冬虫夏草菌发酵人参药材的工艺.方法 采用双向固体发酵技术,以冬虫夏草菌丝形成明显的菌蕾结构即为发酵终点,记录的发酵周期为响应值,药材粉碎粒度、基质含水量、CaCl2浓度为自变量,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进行设计实验,筛选出冬虫夏草菌发酵人参的最佳工艺.结果 最优的发酵工艺为药材粉碎粒度80目,基质含水量为28%,CaCl2的加入量为206 μmol/g,冬虫夏草菌丝体湿重与人参固体培养基干重的比例(m∶m)=200%;按照以上条件接种后放入微生物培养箱中28℃避光培养,发酵周期为27d即可得到成熟的发酵人参产物.结论 优化后的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为后续发酵人参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