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33篇
  免费   1025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99篇
内科学   492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149篇
综合类   3184篇
预防医学   280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194篇
  7篇
中国医学   1128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527篇
  2019年   622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519篇
  2016年   583篇
  2015年   579篇
  2014年   948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1079篇
  2011年   1028篇
  2010年   936篇
  2009年   911篇
  2008年   925篇
  2007年   842篇
  2006年   769篇
  2005年   748篇
  2004年   710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471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对高糖培养下足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并对保肾通络方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高浓度葡萄糖刺激,采用CCK-8法分析足细胞活力以确定最佳模型及给药浓度,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保肾通络方组,采用鬼笔环肽进行细胞骨架染色,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自噬相关蛋白5(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5,ATG5)、ATG7、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共标LC3B及线粒体,观察各组足细胞内线粒体自噬泡的生成情况。结果 30 mmol/L高糖干预48 h可显著降低足细胞活力(P<0.05),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可使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活力明显提升(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足细胞骨架褶皱呈多边形,应力纤维束被破坏,ROS生成显著增多(P<0.01),足细胞nephrin、ATG5、ATG7表达显著降低,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LC3B与线粒体共标减少,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与高糖组相比,保肾通络方组足细胞骨架改善,ROS生成减少(P<0.01),nephrin、ATG5、ATG7表达显著增加(P<0.05),LC3Ⅱ/LC3Ⅰ比值上升(P<0.05),LC3B与线粒体荧光共标增多,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1)。结论 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够减轻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氧化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改善足细胞线粒体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开窍通络针刺联合小续命汤加减用于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并予开窍通络针刺,试验组患者加用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随访1个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沉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定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开窍通络针刺联合小续命汤加减能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5.
王华  何雄 《天津医药》2022,50(8):827-831
目的 探究护心通络方通过调控胆固醇脂转运蛋白(CETP)抗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新西兰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S模型组、辛伐他汀组[0.33 mg/(kg·d)]、护心通络方组[0.34 g/(kg·d)],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22周,其他3组予高脂饲料喂养14周后分组给药干预8周。实验前、给药14周、给药22周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第22周末处死动物,分离胸主动脉,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肝脏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子1(ABCA1)、载脂蛋白A-I(apoA-I)和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前各组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4周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护心通络方组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P<0.05)。实验22周时,与AS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护心通络方组血清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S模型组血清CETP表达水平升高;与AS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和护心通络方组CETP水平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S模型组肝脏ABCA1、apoA-I、LCA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AS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和护心通络方组肝脏ABCA1、apoA-I和LCAT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 护心通络方可通过降低CETP水平,激活ABCA1/apoA-I/LCAT通路,最终提高HDL-C水平,改善兔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青蒿琥酯(Art)和扶正化瘀方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8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组、感染组、Art治疗组和扶正化瘀方治疗组,每组20只。感染组及治疗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6条。6周后,吡喹酮(300 mg/kg)2日疗法杀虫。Art治疗组采用每天100 mg/kg腹腔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扶正化瘀方治疗组采用每天饲料给药,每1 kg饲料含16 g扶正化瘀方,6周后,取4组小鼠新鲜肝组织。Masson染色观察、蛋白质印迹分析肝组织中参与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反应的琥珀酸脱氢酶亚单位A(SDHA)、苹果酸脱氢酶(MDH2)、柠檬酸合酶(CS)、酮戊二酸脱氢酶(OGDH);雷帕霉素靶蛋白1(mTORC1)通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线粒体自噬通路激酶(PINK1)的相对表达水平。提取各组肝脏组织样品的线粒体检测线粒体的耗氧率。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Masson染色显示,感染组小鼠肝脏纤维化面积显著高于健康组并且Art治疗组和扶正化瘀方治疗组小鼠肝脏纤维化面积均低于感染组。蛋白质印迹法分析结果显示,SDHA蛋白相对表达量感染组(0.82±0.05)与健康组(1.00±0.05)相比显著下降(t=11.23,P=0.004),并且Art治疗组(0.73±0.05)显著高于感染组(t=10.79,P=0.007),但是扶正化瘀方组(0.98±0.05)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5,P=0.127);感染组p-AMPK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1.15±0.05)显著高于健康组(0.98±0.07,t=12.18,P=0.003),Art治疗组(0.50±0.05)相比较于感染组p-AMPK的表达显著降低(t=11.78,P=0.003)。感染组AMPK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0.80±0.05)显著低于健康组(1.00±0.05,t=10.53,P=0.005),Art治疗组(0.54±0.05)相比较于感染组AMPK的表达显著降低(t=13.98,P=0.004);感染组p-mTORC1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0.93±0.08)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8,P=0.065),而Art治疗组的表达量(0.63±0.05)显著低于感染组(t=10.58,P=0.029);感染组p-mTORC1/m-TORC1(0.98±0.03)相对于健康对照组(0.97±0.03,t=0.98,P=0.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t治疗组(0.48±0.05)相对于感染组显著下降(t=14.58,P=0.009)。感染组PINK1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0.55±0.05)显著低于健康组(1.00±0.03,t=13.49,P=0.001),Art治疗组(1.21±0.05,t=9.98,P=0.005)和扶正化瘀方治疗组(1.31±0.35,t=6.98,P=0.027)均显著高于感染组。线粒体功能检测显示,加入复合物Ⅱ底物(琥珀酸)后感染组耗氧量低于健康组而Art治疗组和扶正化瘀方治疗组均高于感染组,加入复合物IV底物(抗坏血酸+三甲基戊二醇)后感染组耗氧量低于健康组而Art治疗组和扶正化瘀方治疗组显著高于感染组。结论Art通过抑制AMPK/mTORC1信号通路活性并增强线粒体耗氧量和自噬及SDHA表达而缓解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祛瘀通络脑泰汤结合循环灸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肢体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探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48例)和参照组(47例),参照组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给予西医规范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祛瘀通络脑泰汤结合循环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运动肌群肌张力评定量表(Ashworth)、血清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BDNF)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试验组治疗疗效较参照组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头晕目眩、舌苔黄腻和脉象弦滑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Ashworth评分低于参照组,BI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BDNF和GABA含量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祛瘀通络脑泰汤结合循环灸对脑梗死急性期肢体痉挛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改善肢体痉挛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升血清BDNF和GAB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煜  唐洪涛  郑付杨 《新中医》2021,53(4):114-119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外敷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将123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内服组、外敷组及内服外敷组各41例。术后叮嘱患者常规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采用肝素进行抗凝,尿激酶进行溶栓。在此基础上,内服组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外敷组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外敷,内服外敷组同时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与外敷。比较各组临床治疗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DVT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内服外敷组92.68%,明显高于内服组75.61%、外敷组5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服组明显高于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服外敷组心率明显低于内服组、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内服组、外敷组(P<0.05),内服组、外敷组以上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毛细管血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细胞比容明显低于内服组、外敷组(P<0.05),内服组、外敷组以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内服组、外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内服组、外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组、外敷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术后DVT发生率2.44%,明显低于外敷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内服组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组、外敷组术后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外敷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液回流,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减少术后DVT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医脑络与大脑微循环在分布、走行、吻合等特点上有相似之处,功能上脑络可以运载营卫气血,营养脑髓,为脑的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这与现代医学中大脑微循环调节脑部血流量、维持脑组织功能的作用相对应。病理上,脑梗死在中医学中"脑络瘀阻"的病理改变与现代医学所指因大脑微循环障碍导致的缺血缺氧状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脑梗死的治疗中,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活血化瘀通络法、开窍醒神通络法皆可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脑血流恢复,改善脑梗死后大脑微循环障碍。因此,中医学中"通络"可部分解释为改善大脑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瘀接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当天即联合化瘀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骨折愈合情况,随访3个月评价患者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接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骨折处肿胀和疼痛,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