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25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557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1618篇
预防医学   195篇
眼科学   1511篇
药学   532篇
  3篇
中国医学   42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青年人群近距离用眼后眼部生理及功能性参数的变化及恢复时间。

方法:前瞻性研究。随机选取2019-12/2020-06在我院进行医学验光的患者69例138眼,根据主觉验光结果分为正视组(+0.75D≤等效球镜度≤-0.50D,18例36眼)、低度近视组(-0.75D≤等效球镜度≤-3.00D,25例50眼)和中度近视组(-3.25D≤等效球镜度≤-6.00D,26例52眼)。所有受试者近距离阅读20min后远眺放松20min,分别于近距离用眼前、近距离用眼20min后、远眺5、10、15、20min时测量受试者眼部生理性参数\〖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和功能性参数\〖正相对调节(PRA)、调节反应(BCC)\〗,分析各参数的达极时间和恢复时间。

结果:近距离用眼后眼轴变长,前房变浅,PRA绝对值变大,BCC无明显变化,75%(52/69)的受试者AL在近距离用眼20min后达极,87%(60/69)的受试者ACD在远眺5min时达极,96%(66/69)的受试者PRA在近距离用眼20min后达极,且以上参数均在远眺10min后逐渐恢复至初始状态。

结论:近距离用眼后眼部参数发生改变,眼轴变长,前房变浅,PRA绝对值增大,但均在远眺放松过程中逐渐回退,且均需要10min以上才能恢复至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两组人群中比较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与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测量的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中央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青年近视术前检查者64例124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1例85眼,先后使用Pentacam和AS-OCT进行测量,获得眼前节生物参数。在两组人群中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所得数据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 Bland-Altman 分析。

结果:近视组两种仪器测得的陡峭角膜曲率(Ks)、平坦角膜曲率(Kf)、平均角膜曲率(Km)有显著差异(P<0.001),而白内障组测得的Ks、Kf、Km无差异(P>0.05),两组人群两种仪器测量的J0(散光参数)、平均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均有差异(P<0.05),测得J45(散光参数)无差异(P>0.05)。两组人群中两种仪器测量的Ks、Kf、Km、J0、J45、CCT及ACD均具有线性相关(P<0.001)。近视组测量的Ks、Kf、Km的一致性良好,而白内障组测量的Ks、Kf、Km的一致性较差。

结论:Pentacam和AS-OCT测量散光参数、CCT及ACD时具有较好一致性,可互换使用,而测量Ks、Kf、Km时的一致性受年龄相关因素影响,优先考虑选择Pentacam。  相似文献   

4.

前房深度的变化是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对术后前房深度变化的研究有很多,本文将从白内障手术后前房深度变化,影响前房深度变化的因素以及因前房深度变化引起的屈光漂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陈甜  殷义平  汪鸿  陈新 《安徽医学》2019,40(8):882-884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池州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持续高眼压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6例(71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33例,37眼)与对照组(33例,34眼)。对照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行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变化、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眼压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为86. 49%(32/37)、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91. 89%(34/3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 5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保护患者的视功能,避免进一步视力损害,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眼外伤合并前房积血患者给予不同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眼外伤合并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用药后可自行吸收63例,仅1例行前房穿刺冲洗术,均视力明显改善。结论眼外伤最常见并发症是合并前房积血,治疗过程中根据受伤程度轻重、出血量的多少和症状不同采取差异化的治疗方法,恰当选择用药及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挽救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7.
沙亚飞  段松岚  杜冬菊 《新中医》2019,51(6):166-168
目的:观察滋阴化瘀通络方辅助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PD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均予激光光凝治疗,治疗组术后予滋阴化瘀通络方治疗。比较2组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改善情况,记录患者术后眼内再出血及前房渗出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视力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眼内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前房渗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PDR玻璃体切除术后应用滋阴化瘀通络方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中央孔型眼内镜(ICL)植入术后中央拱高的影响因素及分析导致极端拱高的可能原因。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2019年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接受V4c型ICL植入术的患者138例(276眼)。方法 回顾患者术前眼部生物测量参数包括屈光度(SE)、角膜水平直径即白到白(WTW)、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前房角(Angle)、眼轴长度(AL)、晶状体厚度(LT)及术中植入ICL的直径。术后1周用眼前节OCT测量患者的拱高(Vault)。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拱高值和眼部生物参数的相关性。按拱高大小分为三组,分别为低拱高组(<250 μm)、正常拱高组(250~1000 μm)和高拱高组(>1000 μm),对三组间眼部参数进行比较,分析造成极端低拱高和极端高拱高的可能影响因素。主要指标 术后拱高值。结果 术后1周平均拱高为(645±247)μm。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拱高的回归方程为:Vault(μm)=180.954×ACD(mm) +99.805×WTW(mm)-2517.5,调整r2为0.069。低拱高组、正常拱高组、高拱高组三组间的ICL直径(127.9±3.8 mm、127.3±3.6 mm、130.2±2.8 mm)和ACD(2.95±0.29 mm、3.19±0.24 mm、3.29±0.22 mm)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年龄、SE、Angle、ACV、WTW、CCT、K1、K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CD和WTW是影响术后拱高的关键因素。同时,晶状体偏厚是极端拱高的可能影响因素。提示在临床上遇到非年龄性晶状体偏厚者,在ICL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更多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眼外伤所致前房出血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90眼)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Ⅰ级前房出血吸收时间为1~5 d,Ⅱ级前房出血吸收时间为5~10 d,Ⅲ级前房出血吸收时间为7~15 d。其中继发出血9例,继发青光眼19例, 2例出血未完全吸收继续治疗恢复良好。所有继发青光眼病例于前房出血吸收后眼压均恢复正常。积血吸收后视力<0.1者4例, 0.1~0.5者20例, 0.6~1.0者21例,>1.0者45例。结论 挫伤性前房出血经有效合理药物治疗可使出血得到吸收,保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一些复杂的、继发出血的病例,采取积极、恰当的治疗措施可避免视力的严重损害,视力可得到恢复,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