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66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降尿酸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影响。方法:搜集同一中心共138例患者入选该研究。高尿酸血症并急性脑梗死者入选92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46例,对照组46例,同时入选同期血尿酸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实验组口服别嘌醇3个月治疗高尿酸血症。对这些人群进行抽血化验,记录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脂及hs-CRP,同时检测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并采用超声无创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进行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治疗前后各组之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别嘌醇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血尿酸[(479.7±49.0) μmol/L vs. (381.2±76.7)μmol/L]、hs-CRP[(8.1±6.7) mg/L vs. (5.1±4.6) mg/L]、收缩压[(124.7±26.3) mmHg vs. (97.4±13.5) mmHg]明显降低( P<0.05),FMD[(7.6±3.5%) vs. (11.2±3.9%)]明显升高( P<0.05),FMD升高的程度与血尿酸降低的程度呈正相关( r=0.463, 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FMD的独立影响因子( β=-0.229, P=0.035)。 结论:高尿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降尿酸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炎症状态,降低患者血压,进一步印证了高尿酸血症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回顾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到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诊治的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共10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患者采用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别嘌醇治疗,疗程均为24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血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和尿微量蛋白尿(u-mAl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记录肝功能受损、皮疹、胃肠道反应和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UA、Scr、BUN、u-mAlb、eGF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l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A、Scr、BUN和u-mAlb明显低于对照组,eGFR和Al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尿酸血症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受损、皮疹、胃肠道反应和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保护患者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妙丸联合别嘌醇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别嘌醇片口服治疗,研究组接受四妙丸联合别嘌醇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炎症反应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3/3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关节肿痛指数评分、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和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四妙丸联合别嘌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痛症状,促进尿酸水平降低,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其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2月高尿酸血症患者200例为高尿酸血症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5例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8(IL-18)水平及HOMA-IR指数,分析血清hs-CRP、IL-18水平与其HOMA-IR指数的关联性。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血清hs-CRP、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尿酸血症组FINS水平及HOMA-IR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经Perason分析可知,血清hs-CRP、IL-18水平与HOMA-IR指数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IL-1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hs-CRP、IL-18水平与HOMA-IR指数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动态监测血清hs-CRP、IL-18水平,有助于临床判断疾病进展,同时为治疗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别嘌醇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与心血管危险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门诊慢性肾脏病患者135例,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别嘌醇治疗。降压药物、降脂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均先维持原剂量不变。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别嘌醇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血压、血尿酸、超敏 C 反应蛋白、胱抑素-C 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治疗组血尿酸浓度、 hs-CRP 浓度和胱抑素-C 浓度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组在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时 eGFR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别嘌醇的治疗可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降低71%(P=0.026)。结论别嘌醇的治疗,可减少炎症反应,并延缓中度 CKD 患者中肾脏病的进展,此外别嘌醇还可减少心血管危险。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8,(4):501-505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DN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6例)、B组(47例)、C组(44例)。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A组患者口服别嘌醇片,起始剂量0.05 g,bid;2周后增至0.10 g,bid。B组患者口服苯溴马隆片50 mg,qd。C组患者口服非布司他片,起始剂量40 mg,qd;2周后增至80 mg,q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尿酸(S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组各有4、6、3例患者脱落。B、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8%、85.4%)显著高于A组(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SUA、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3组患者S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指标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3组患者SUA水平均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显著降低,且B、C组显著低于A组;A、C组患者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组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B组显著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Scr、BUN水平与治疗后4周比较,B、C组SUA水平比较,A、C组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20%)显著低于A、B组(25.58%、2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降低2型DN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SUA水平的效果优于别嘌醇,且对肾功能的影响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院常用抗痛风药的使用现状和趋势.方法HT6K分析我院2012~2014年常用抗痛风药的用药数量、用药金额、DDDs、DDC等,分析其临床使用情况.结果2012~2014年常用抗痛风药中DDC最高的为苯溴马隆,其DDC为4.32元,DDC最低的为秋水仙碱,2012及2013年度其DDC为0.89元,2014年3月更换厂家后该药DDC进一步降低为0.58元;2012~2014年抑制尿酸生成类药别嘌醇片+别嘌醇缓释片的金额构成比分别为59.07%、39.63%、71.63%,除2013年被苯溴马隆片(47.46%)赶超之外,其余年份此类药金额构成比均居于常用抗痛风药中的首位;别嘌醇片的DDDs构成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4年别嘌醇片所占的DD Ds构成比飞速增长越居当年首位高达74.45%.2012~2014年苯溴马隆的DDDs构成比排序分别为4、4、3,均居于常用抗通风药的末位.结论 我院临床常用抗痛风药的使用中,日均费用最高的为苯溴马隆,最低的为秋水仙碱.临床选用抑制尿酸生成类药物如别嘌醇的频率相对最高,对此类药的选择倾向性最大,选用促进尿酸排泄类药物苯溴马隆频率相对最小,而抗痛风急性期用药秋水仙碱的使用率虽较小却相对较为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