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6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5篇
临床医学   480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8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442篇
预防医学   186篇
药学   1112篇
  5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利培酮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8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样本,以随机对照原则,经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精神功能评价量表(GAF)、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认知功能障碍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评分结果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知觉、记忆、思维、情感障碍等症状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以上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AF高于对照组、BPRS低于对照组,MoCA、MMSE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5/40)略高于对照组7.5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利培酮治疗癫痫性精神病对改善患者的精神、认知功能具有积极影响,二者合用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此用药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盐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干预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免疫球蛋白A水平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盐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运用利培酮联合自拟中药方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利培酮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精神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治疗前,两组精神状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精神状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运用利培酮联合自拟中药方,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整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患者在服药前,及服药1月后,服药2月后均进行脑电图测试,观测并记录患者脑电图变化情况并分析。结果患者服用利培酮1、2月后脑电图异常率为40.5%、46.5%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1.0%(P0.05);并且治疗1、2月后脑电图以轻中度异常率为主(P0.05)。治疗2个月后脑电图中度异常率为22.0%明显高于治疗1个月后的10.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50岁、BMI 18.5或≥30和糖尿病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发生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服用利培酮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约40%异常脑电图发病率,但一般为轻中度异常,与服药时间无关。需注意控制患者体重和血糖,并对老年患者定期复查脑电图,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奥氮平应用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3例,仅予以奥氮平治疗;研究组53例,联合应用利培酮与奥氮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阴性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PANSS评分为(46.33±7.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19±8.45)分,t为7.814,差异显著,P <0.05。提示联合用药临床疗效更好。另一组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中,仅发生1例嗜睡、1例恶心呕吐,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7%,χ~2为4.6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奥氮平应用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临床治疗中,对精神行为障碍改善作用明显,不良反应更少,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在社区进行精神障碍管理系统并接受规范化治疗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对在社区进行精神障碍管理系统和规范化治疗的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进行研究,患者分为利培酮组(35例)及奥氮平组(35例),观察6个月,依据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依据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6月后两组PANSS及因子分均下降,利培酮组及奥氮平组阴性评分均明显降低,同时不良反应少。结论利培酮及奥氮平在社区规范化治疗重症精神分裂症中可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其肝脏B超结果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1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上海利群医院550名同期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人群肝脏B超结果及其血脂代谢变化情况。结果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在脂肪肝检出率上高于对照组(20.4%,16.2%,6.4%,P<0.05),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在血脂增高检出率上高于对照组(18.0%,10.2%,3.6%,P<0.05),而奥氮平组较利培酮组和对照组在脂肪肝及血脂增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中病程≥5年和中老年55~65岁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12.5%和12.2%,高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长期服用奥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肪肝和血脂增高概率大大增加,需要定期进行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规避药源性肝损伤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每组51例。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总病程、治疗时间、QTc间期、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钙(C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时间(28.61±6.58)个月、QTc间期(397.25±15.54)ms均短于传统组的(55.96±7.18)个月、(425.62±19.5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38±1.23)mmol/L低于传统组的(5.78±0.10)mmol/L、血钙(2.42±0.13)mmol/L高于传统组的(2.35±0.1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病程、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对QTc间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20,(1):81-84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女性S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利培酮治疗,研究组30例予以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体质指数、催乳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PANSS评分、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体质指数及催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PANSS评分、空腹血糖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两组三酰甘油、胆固醇、体质指数及催乳素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PANSS评分、三酰甘油、胆固醇、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女性SP相较于利培酮而言,效果更优,不良反应更低,但是对机体脂代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