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5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66篇
内科学   3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20篇
特种医学   1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430篇
预防医学   55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359篇
  9篇
中国医学   347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612篇
  2011年   573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反复发作的“头风”“头风”是中医术语,是一种以慢性发作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病程较长,容易复发,难以治愈。在古籍中,头风常与头痛并列提出,《证治准绳》记载:“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深而远者为头风……”头风病属于顽固难治的头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反复发作的头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63%,对照组7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观察组(3.11±0.94)分,对照组(5.74±1.06)分;症状缓解时间为(9.47±3.02)天,对照组(15.69±4.23)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偏头痛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联合氟桂利嗪预防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偏头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实验组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接受左乙拉西坦联合氟桂利嗪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理想,对偏头痛患者疼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程度都能达到有效控制,临床意义重大,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盐酸洛美利嗪治疗原发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原发性偏头痛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实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洛美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及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偏头痛患者行卡马西平联合盐酸洛美利嗪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睡眠质量,调节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药艾雀啄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药艾雀啄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12d。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 31%,对照组为74. 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电针配合药艾雀啄灸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偏头痛发作情况(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6个月内复发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偏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优于尼莫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中医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分析,对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式进行总结与阐述。偏头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在中医当中属于"头风"范畴,通过中医对偏头痛进行有效干预,可以在治疗当中发挥较大的优势。中医对偏头痛治疗方式分为内治与外用两方面,均有临床应用价值。中医治疗偏头痛可以将偏头痛症候特征与病情变化作为治疗依据,准确辨证分型,从而对症下药,通过中医治疗偏头痛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颈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构建偏头痛模型大鼠,观察疏肝调神针法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c-fos、c-jun基因、蛋白的表达,探讨疏肝调神针法对偏头痛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普通针刺组、疏肝调神组。采用颈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制备偏头痛模型。疏肝调神组取百会、风池(双)、内关(双)、太冲(双)、普通针刺组取百会、风池(双)进行针刺,余组只抓取固定。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中脑c-fos、c-jun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中脑c-fos、c-jun基因、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疏肝调神组、普通针刺组大鼠中脑c-fos、c-jun基因、蛋白表达均有明显降低(P 0. 01);与普通针刺组比较,疏肝调神组大鼠中脑c-fos、c-jun基因、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 0. 01)或(P0. 05)。结论:针刺可以下调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部c-fos、c-jun基因、蛋白的表达,抑制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痛觉信号的传导,缓解偏头痛的发生,而疏肝调神针法在抑制c-fos、c-jun基因、蛋白的表达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逍遥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另予逍遥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个月前庭性偏头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总天数,停药2个月内前庭性偏头痛复发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发病次数、累计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0.00%(2/20),低于对照组的40.0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丸疏肝健脾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安全、有效,并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原发性头痛中偏头痛及紧张型头痛患者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紧张型头痛患者150例、偏头痛患者27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时期于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详细记录3组临床资料并测量血清25-(OH)D水平。比较3组受试者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同时根据维生素D是否正常分亚组,分析其与紧张型头痛及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结果紧张型头痛及偏头痛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者(F=57.698,P<0.001),调整性别、年龄及季节后这种差异仍存在(P<0.05)。在紧张型头痛中,维生素D缺乏亚组较正常亚组头痛程度重(t=3.034,P=0.004),调整性别、年龄及季节后这种差异仍存在(P<0.05);在偏头痛中未发现头痛特点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P>0.05),但正常亚组年龄较缺乏亚组高(t=3.827,P<0.001),接受维生素D检测的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17,P<0.001)。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紧张型头痛中发现,校正性别及年龄后,头痛程度与维生素D的缺乏显著相关(OR=1.487,95%CI 1.153~1.918,P=0.002),接受检测的季节也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OR=0.384,95%CI 0.168~0.876,P=0.023)。在偏头痛中发现,校正性别和年龄后,接受检测的季节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OR=0.186,95%CI 0.082~0.424,P<0.001)。结论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原发性头痛相关,尤其紧张型头痛,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其疼痛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