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88篇
内科学   235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0篇
综合类   1151篇
预防医学   55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34篇
中国医学   362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系统中增加住院陪护管理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等信息系统,开发信息化住院陪护管理功能,包括流行病学史调查、免费核酸申请、电子陪护证办理、体温监测登记及上报和统计查询。该功能与医院智慧护理链接后全院应用。比较功能应用前和应用后的遵医嘱一患一陪达标率、有效陪护证达标率、体温监测并登记日上报达标率和陪护证使用追溯率,评价护士和管理者疫情防控管理的人均耗时以及对该管理功能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信息化陪护管理功能后,一患一陪达标率、有效陪护证达标率、体温监测并登记日上报达标率和陪护证使用追溯率显著高于应用前(均P<0.05);护士陪护管理人均耗时从(554.13±30.77)s降至(311.67±21.54)s(P<0.05);护士和管理者对该信息化陪护管理功能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信息化住院陪护管理功能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疫情期间陪护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了一线护士和管理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综合体温保护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苏醒期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C组)、体温保护组(T组)和体温保护联合右美托咪定组(T-D组),每组30例。C组常规体温保护,T组和T-D组综合体温保护;T-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记录3组患者麻醉诱导开始时(T0)、手术开始30 min(T1)、60 min(T2)、90 min(T3)、120 min(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的鼻咽温度;于T0、术后2 h(T6)、24 h(T7)和48 h(T8)时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水平;记录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苏醒期质量指标。结果 与T0比较,C组T2~T5时点鼻咽温度均明显降低(P < 0.05);与C组比较,T组和T-D组T2~T5时点鼻咽温度明显升高(P < 0.05)。与T0时点比较,C组、T组和T-D组T6、T7和T8时点CD3+和NK cell活性均明显降低(P < 0.05);C组在T6、T7和T8时点,T组和T-D组在T6和T7时点,CD4+活性均明显降低(P < 0.05)。与C组比较,T组和T-D组T6和T7时点CD3+细胞活性均明显升高(P < 0.05);T组在T7时点,T-D组在T6和T7时点,CD4+细胞活性均明显升高(P < 0.05);T组在T7时点,T-D组在T6、T7和T8时点,NK cell活性均明显升高(P < 0.05)。结论 采用体温保护措施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维持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体温稳定,减少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IPH)的发生,并有效提高患者苏醒期质量,减轻免疫抑制程度,加速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体温保护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单盲原则将12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快速康复外科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围手术期体温保护措施.入室时(T1)、诱导前(T2)、术中(T3)、关腹时(T4)、拔管时(T5)、离开麻醉复苏室(PACU)(T6)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核心体温;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指标、术后一般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2~T6时,观察组患者的核心体温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4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体温保护可有效改善胃癌手术患者的核心体温,降低寒战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语言唤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腹腔手术患者体温变化、麻醉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12例全身麻醉腹腔手术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语言唤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方法),每组56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全身麻醉腹腔手术患者不同时间点(进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开始、手术开始、术中0.5 h、术中1.5 h、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变化、麻醉苏醒质量〔平均清醒时间、平均呼吸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等麻醉苏醒进程和不同时间点(拔管时、拔管后10min)的患者基础体征(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变化〕以及认知功能(计算能力评分、回忆能力评分、定向力评分、短时记忆力评分以及语言和模仿能力评分等)。结果两组全身麻醉腹腔手术患者在进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开始等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身麻醉腹腔手术患者在手术开始、术中0.5 h、术中1.5 h、手术结束时等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身麻醉腹腔手术患者在拔管时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基础体征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身麻醉腹腔手术患者在拔管后10 min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身麻醉腹腔手术患者的苏醒时间、平均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身麻醉腹腔手术患者在计算能力评分、回忆能力评分、定向力评分及语言和模仿能力评分等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唤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可改善全身麻醉腹腔手术患者的体温变化,提高麻醉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6.
7.
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的深入研究与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脓毒症患者的发病率仍在增加,目前脓毒症仍是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死亡率高达38%~59%[1]。脓毒症是机体在感染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免疫应答反应失调,从而导致机体重要器官功能障碍[2]。脓毒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38℃)和低体温(体温<36℃)。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复合保温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患者体温及术后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 TURP 治疗的患者 148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体腔内外联合保温)和对照组(常规保温护理),每组74 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肛温在手术前 30 min 内不具有比较的意义,手术 30 min 后温度具有差别,实验组较 手术前降低较小,组间结果具有比较的意义,同时,实验组患者消化道等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比较的意义。 结论 对进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采用复合保温护理能够治疗过程中保证患者体温,预防寒颤等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郭学锋 《新中医》2020,52(23):98-101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结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 评分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接受骨科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 64 例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 32 例予以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32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穴位电刺激。监测 2 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2 组 MMSE 评分以及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 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 组切皮后 30 min 体温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2 组切皮后 90 min 体温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切皮后 30 min(P<0.05);研究组切皮后 30 min、90 min 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 MMSE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同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 MMSE 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除血浆黏度之外,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上述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穴位电刺激结合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控制老年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体温下降速度,减少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侧脑室注射apelin-13对小鼠体温的作用及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发热的解热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50、150 ng组,apelin-13 3、10 nmol组,脂多糖150 ng+apelin-13 3 nmol组和脂多糖150 ng+apelin-13 10 nmol组。药物或生理盐水以10μL/min的恒定速度侧脑室注射,注射体积为4μL。给药后0.5、1.0、1.5、2.0、2.5、3.0、3.5、4.0 h分别监测记录各组小鼠的体温,计算各组小鼠在各时间点体温的变化。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并计算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150 ng组温度均显著升高(P0.05),引起发热效果明显,因此选择注射150 ng脂多糖作为模型组。侧脑室单独注射3、10 nmol apelin-13对小鼠温度变化没有明显影响。侧脑室注射3 nmol apelin-13在1.5 h降低150 ng脂多糖引起的发热(P0.05);而10 nmol apelin-13在1.5、2.0、3.0 h均降低150ng脂多糖引起的发热(P0.05)。与脂多糖150 ng组比较,脂多糖150 ng+apelin-13 10 nmol组体温AUC显著减少(P0.05);脂多糖150 ng+apelin-13 3 nmol组体温AUC虽然减少,但是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枢apelin-13对小鼠的体温没有影响,但侧脑室注射10 nmol apelin-13能够明显降低脂多糖引起的小鼠体温升高,具有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发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