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淑杰  张春红 《首都医药》2006,13(10):52-52
沙参有北沙参与南沙参之分。据考证,南沙参原名沙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北沙参在《增订伪药条辨》中记载:“按北沙参山东日照、故墩、莱阳、海南各县均产,海南出者条细质坚,皮光洁,色白、鲜治润泽者为佳”。清代赵学敏于《本草纲目拾遗》中引《本草逢原》谓:“沙参有二种,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微”。可见,那时已有北沙参与南沙参之分。北沙参与南沙参均属养阴药,但其功效并不相同,目前临床上常互相代替使用或混为同一品种使用,为了便于药师与中医师辨别与准确使用,现将二者比较如下:1.基原鉴别及主产地比较1.1南沙参为桔梗…  相似文献   
2.
乌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 ] ,名梅 ,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今为常用中药 ,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驱虫、生津止渴等功效。由于临床用量较大和产地产量供不应求等矛盾 ,造成市场上以假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乌梅的常见伪品 ,多为杏、山杏、桃、李的幼果加工品。因杏、桃、李和乌梅为同科属植物 ,经加工后外观很难辨别真伪 ;如除去果肉 ,从果核及种仁进行比较 ,较易鉴别。今就乌梅及其伪品杏、桃、李的性状作一简单比较 :1 性状鉴别见表 1。表 1 乌梅及其伪品的鉴别部位特征项乌梅 桃子 杏子 李子 形 …  相似文献   
3.
《增订伪药条辨》为曹炳章所增补合编,书中对麦冬别名的论述被后世广泛引用为“麦门冬……小者曰苏大,曰超级大等名目”,而“超级大”在各版《增订伪药条辨》中均写作“绍大”。文章收集整理了引用该句的辞典、著作及学术论文,并对别名“超级大”“绍大”的说法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辨析,认为别名“超级大”可能最早出现于1977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系修订过程中由于读音及字形相近而产生的讹文,此后多种文献均转引了此说法,造成了广泛的误引。因此,原句中麦冬的正确别名应为“绍大”而非“超级大”。  相似文献   
4.
徐玮  余平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7):325-325
《增订伪药条辨》是专论药物真伪优劣的专著,在药学史上有其重要位置。此书原作者为郑奋扬,字岩肖,闽县人;增订者为曹赤电,字炳章,勤县人。原书无刻本,由曹氏增订后方刊行。郑氏在跋中指出:“纂此书十七年,藏诸箧中,未敢问世。客岁,得读社友曹君赤电所著《规定药品之商榷》,首列乱真之伪品,经验既富,调查甚确,一经对勘,真伪立判,其有功于世,良足多矣。蒙僻处海峡,闻见未周,访查不易,所揭白伪药百余种,仅就耳目所及而条辨之。以视曹君之博雅,何异小巫而见大巫……幸蒙不弃,将规定乱真之伪品,合参而重订之,既邀附骥…  相似文献   
5.
于大猛  张卫  马春  李强  刘立伟 《新中医》2023,55(11):56-59
《增补伪药条辨》是民国时期阐述当时药物辨识的专著,包含较多的中药产地加工与净制内容。笔 者介绍了书中天门冬去皮心与矾水煮、土藿香曝晒瓮盛、黄菊蒸晒法、白滁菊阴干法、薤白蒸晒法、附子反对 盐渍法、乌梅炕熏法、生地黄保鲜法、鹿茸砍茸法等药物的产地加工以及蛤蚧去头足、茯苓去筋等药物净制法 等内容,以期为中药现代炮制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6.
储金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8):947-948
曹炳章的《增订伪药条辨》中有一段话:"货药者未必知医,而知医者未必知药,虽有良医,而药肆多伪药,则良医仍无济于事。"从古人的这句话可以充分地看出好的、真的中药在人们治病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