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32篇
  免费   7796篇
  国内免费   4493篇
耳鼻咽喉   1795篇
儿科学   1882篇
妇产科学   2136篇
基础医学   9218篇
口腔科学   1323篇
临床医学   31408篇
内科学   12679篇
皮肤病学   2721篇
神经病学   2365篇
特种医学   63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8篇
外科学   7887篇
综合类   44008篇
预防医学   18776篇
眼科学   1278篇
药学   16237篇
  118篇
中国医学   8310篇
肿瘤学   8582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1799篇
  2022年   2173篇
  2021年   2439篇
  2020年   2999篇
  2019年   2926篇
  2018年   1625篇
  2017年   2663篇
  2016年   3229篇
  2015年   3818篇
  2014年   6725篇
  2013年   7007篇
  2012年   9207篇
  2011年   10876篇
  2010年   12993篇
  2009年   13575篇
  2008年   13538篇
  2007年   10877篇
  2006年   9434篇
  2005年   9396篇
  2004年   7307篇
  2003年   6460篇
  2002年   5236篇
  2001年   4803篇
  2000年   3568篇
  1999年   3226篇
  1998年   2911篇
  1997年   2839篇
  1996年   2718篇
  1995年   2296篇
  1994年   1962篇
  1993年   1481篇
  1992年   1205篇
  1991年   1121篇
  1990年   885篇
  1989年   942篇
  1988年   276篇
  1987年   219篇
  1986年   153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医学杂志》2022,(14):1047-1051
近30年来,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快速增长近6倍, 且由于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 导致患病人数激增, 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而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疗规范在近10年才逐步受到重视, 临床对其认识仍存在严重不足, 药物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因此, 本文主要对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瘤的生物治疗、靶向治疗、核素治疗以及低分化的神经内分泌癌的化疗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希望对该类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长径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评估患者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是否有明显益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长径在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8例,开腹手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病理特征、围手术期结果、住院总费用。对比术后使用和不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生存率。结果 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1%(9/28),开腹组为52.3%(23/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2.5±3.2) d比(15.0±3.5) d,P=0.004];术后中位住院天数明显缩短(7.5 d 比 9.0 d,P=0.006);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03)。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13~129个月),期间未出现与肿瘤相关的死亡病例。开腹组有2例死亡,分别因乳腺癌和心脏病;腹腔镜组有1例死亡,死亡原因与胃间质瘤无关。72例患者中,40例术后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开腹组22例(50.0%),腹腔镜组18例(64.3%),两组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患者例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4,P=0.234)。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组总体生存率与未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长径在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实现R0切除的长径在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患者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未增加生存率,且未使用伊马替尼者未出现与肿瘤相关的死亡、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2岁,头面部黄色斑片1年半,渐累及躯干、外阴。皮肤科情况:头面部、躯干、外阴可见多发大小不一的黄色斑片,约绿豆至豌豆大小,边界清,表面光滑,未见丘疹、斑丘疹、鳞屑、萎缩、糜烂、坏死等。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可见弥漫泡沫细胞浸润,伴有淋巴细胞浸润。诊断:泛发性扁平黄瘤。  相似文献   
4.
5.
椎管内转移瘤指所有主要累及椎管内结构的继发性肿瘤,其常见原发肿瘤类型包括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肾透明细胞癌等。为了预后分析和手术干预决策的选择,根据累及椎管内结构的位置,一般将“椎管内”转移瘤进一步细分“椎管内硬膜外”(简称“硬膜外”)、“髓外硬膜内”(简称“硬膜内”)、“脊髓髓内”亚类。椎管内转移瘤发病率较脑转移瘤低,相应的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证据少,本文基于国内椎管内转移瘤诊疗经验,结合国际同行研究成果,整理成中国椎管内转移瘤诊疗专家共识,为临床椎管内转移瘤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以价值为基础的定价方法,计算核医学学科新增医疗服务项目镭[223 Ra]骨转移瘤治疗的医疗服务价格。为相关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的申报和定价打下循证基础,为合理补偿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提升患者服务项目可及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21年3—12月使用“镭核素[223 Ra]骨转移瘤治疗资源投入及费用数据采集表”相关数据,开展专家访谈进行系数赋值和基线对照项目确定,得到镭[223 Ra]骨转移瘤治疗服务各个环节的成本和新增服务的价值。结果:镭[223 Ra]骨转移瘤治疗服务按服务特点分为注射前评估、治疗计划、给药、给药后监测、废弃物处理与监测等环节,各环节3地平均人力耗时分别为104分钟、39分钟、25分钟、72分钟和56分钟,中位物耗成本为48.20元,3地总成本(平均人力成本+中位物耗成本)为763.68元。结合系数赋值结果和基线对比项目,得到新增项目的价值为810.19元。结论:运用基于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的价值定价理论,计算镭[223 Ra]骨转移瘤治疗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的服务价值,建议以价值作为服务定价依据。该定价公式和研究方法不仅可用于其他核医学学科新增服务项目的定价,还适用于现行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动态调整,为未来学科价格工作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0岁,头面、颈前红斑、结节、鳞屑2年。1年前患者面颈部出现麻木感,伴双侧眉毛、睫毛脱落,在外院按慢性光化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效果不佳。皮肤科情况:头面、颈前见浸润肥厚性斑块、结节,表面覆少量鳞屑,双眉近鼻梁侧眉毛脱落。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变薄,真皮浅层可见无浸润带,皮肤附属器减少,真皮内较多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形成大片的肉芽肿,抗酸染色阳性。诊断为界限类偏瘤型麻风。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围生医学的进步,早产儿尤其是极早产儿和超早产儿生存率大大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越来越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干细胞可用于早产儿BPD治疗,可通过减少炎症、降低肺纤维化及抗氧化应激损伤等修复受损组织,特别是人羊膜上皮干细胞(hAESC),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无致瘤性、低免疫原性、无医学伦理纠纷、强大旁分泌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等显著优势,可改善患儿心、肺功能,而成为目前早产儿BPD治疗的研究热点。笔者拟就hAESC治疗早产儿BPD的作用机制及其优势与挑战等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