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250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402篇
中国医学   103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多样的环境因素使得不同产地栽培滇重楼的化学成分也丰富多样,不同居群栽培滇重楼的甾体皂苷类成分具有很大的差异,多源数据融合分析能更全面的表征药材化学信息,建立一个高效而准确的产地鉴别模型,为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来自云南和四川的8个产地(保山、楚雄、大理、红河、丽江、成都、文山、玉溪)共366份栽培滇重楼根茎为实验材料,采集其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ATR-FTMIR)数据。采用Kennard-Stone算法将不同产地的样品分为2/3的训练集和1/3的预测集,基于4种特征变量提取方法(CARS、VIP、SPA、SO-Covsel)结合2种数据融合策略(低级数据融合和中级数据融合),建立偏最小二乘产地判别分析模型。根据模型参数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评估模型的稳定性,模型训练集和预测集准确率(ACC)评估模型分类性能。结果 近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光谱均能反应不同产地栽培滇重楼的化学成分差异,在中级数据融合中,基于VIP和SPA提取的特征变量建立的模型正确率均大于94%。相较于中级数据融合,低级数据融合模型得到了最为满意的结果,其预测集分类正确率达到100%。结论 根据近红外和中红外数据建立的低级数据融合PLS-DA模型,能够用于栽培滇重楼的产地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全球范围内半夏生态适宜产区,对半夏合理生产布局开展科学规划。方法 采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以半夏道地产区、野生分布区的标本采样点气候因子值和土壤类型为依据,通过生态相似性原理,分析得出半夏全球内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结果 半夏为广布种,在全球范围内适宜生长的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84%,适宜生长地区主要包含北美洲中部、亚洲东部及欧洲中南部。生态适宜区的国家主要包括美国、中国、加拿大、巴西等;中国适宜半夏生长的省份包括云南、四川、广西、陕西、湖南、湖北、河北、贵州等。研究结果基本包含了目前半夏栽培产区及道地产地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半夏全球范围种质资源保护、引种栽培及高品质半夏药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山羊角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差异, 为其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光光度法对32批不同产地山羊角中核苷类及氨基酸类成分、水溶性蛋白、含巯基类化合物、无机元素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评价;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对山羊角产地差异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山羊角中检测出9种核苷类成分、18种游离氨基酸类成分, 核苷类成分平均总量为20.88 μg · g-1, 氨基酸类成分平均总量为642.41 μg · g-1; 山羊角中水溶性蛋白、总巯基和游离巯基类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1.07 mg · g-1,22.48 μmol · g-1,9.97 μmol · g-1;山羊角中检测出常量元素5种,必须微量元素9种,重金属元素4种, 平均总量分别为45.09 mg · g-1,295.32 μg · g-1,7.74 μg · g-1; PCA和PLS-DA结果表明, 基于48种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山羊角存在显著差异, 西南地区产山羊角与华东、华北地区产山羊角差异较大, 华东地区产山羊角综合得分较高。  结论  不同产地山羊角所含资源性成分种类基本一致, 但各类型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华东地区产山羊角资源性成分含量相比其他产区较高, 研究结果可为山羊角药用产地选择及综合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乌梅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乌梅的历代本草考证,为乌梅资源的市场应用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方法:考证历代主流本草著作。结果:厘清了历代本草中乌梅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产地加工与炮制方法。结论:历代本草中所记录的乌梅即为历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其在品种、采收加工、品质评价方面与现今基本一致,在产地方面存在一定变迁。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不同产地锁阳药材的分类鉴别。方法:采集5个省(区) 12个市(区/州/旗)的106批锁阳药材,以透射方式采集样品的FTIR光谱数据并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锁阳FTIR指纹图谱并进行光谱解析,以相关系数法计算不同产地锁阳的FTIR相似度,求取不同产地锁阳FTIR平均光谱的一阶导数(1D)光谱,以预处理后的1D光谱数据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软独立建模分类(SIMCA)鉴别模型,以前6个主成分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鉴别模型。结果:不同产地锁阳FTIR指纹图谱的走势及主要吸收峰位基本一致,共指认出了16个共有特征吸收峰;不同产地锁阳FTIR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及1D光谱均有显著、唯一的特征;所建SIMCA模型可实现不同省级产区锁阳的分类鉴别,所建OPLS模型可实现不同市级产区锁阳的精确分类鉴别,12个产地锁阳的分类鉴别体现了明显的地域聚集性特点。结论:基于FTIR及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实现不同产地锁阳药材的分类鉴别。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9,(6):839-841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肉苁蓉提供参考。方法:以"肉苁蓉""产地加工""采收加工""炮制方法""Cistanche deserticola""Processing in production place""Harvesting processing""Processing method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8年1月-2018年9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肉苁蓉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进行论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2篇,其中有效文献33篇。目前肉苁蓉多采用先蒸制后晾晒的产地加工方法,而利用冷冻干燥技术、气体射流冲击技术、超声真空干燥技术等干燥新技术,可提高干燥效率,提升药材品质;同时,不同的采收期、蒸制时间、初加工工艺等都会影响肉苁蓉的品质;肉苁蓉的炮制主要以酒制为主,酒的酒精度和种类对肉苁蓉品质的影响极大,常用的辅料酒有米酒、黄酒和白酒,而以米酒炮制的肉苁蓉品质最佳,黄酒次之。目前,肉苁蓉的产地加工研究多集中在蒸制对有效成分的变化上,炮制研究多集中在酒制对4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的变化上,今后应加强炮制品活性成分的转化及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7.
8.
适宜性产区能够保障傣族药的品质,然而有关植物类傣族药适宜生态因子及适宜产区的研究目前较为匮乏。本研究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MPGIS)对植物类傣族药进行全国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首次提出了植物类傣族药主要分布区域的生态因子范围和主要土壤类型,如年均温8. 6~23. 7℃,年均降水量1 212~1 881 mm,年均日照149. 7~157. 4 W·m-2,主要土壤类型为强淋溶土、冲积土、高活性强酸土等。以179个采样点为基础,通过生态相似性分析得到植物类傣族药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主要包括中国、巴西、美国、缅甸、老挝等国家。在中国主要集中在云南的西部和南部,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普洱市、保山市、临沧市具有较大的适宜栽培区域。除此之外,本文通过分析傣族药人才匮乏、傣族药资源日益减少、文化传承具有局限性、科学研究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傣族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傣族药资源调研和保护工作、推进傣族药资料古籍的搜集整理、加强傣族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策略促进傣族医药发展。本研究为指导植物类傣族药生产基地合理布局、引种繁育等提供依据,为高品质傣族药的科学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与评价不同产地菊茎叶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菊茎叶中总黄酮、总酚、总多糖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对不同产地菊茎叶中单糖和寡糖组成及其含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祁菊茎叶(QJ-JY)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7.89±4.17)、(17.12±2.00) mg·g~(-1)。怀白菊茎叶(HBJ-JY)和射阳杭白菊茎叶(SYHBJ-JY)中总多糖平均含量较高,分别高达(70.84±1.08)、(70.32±2.90) mg·g~(-1)。菊茎叶中含有的单糖类成分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双糖主要是蔗糖。其中果糖是菊茎叶中主要的糖类成分。福白菊茎叶(FBJ-JY)中果糖质量分数最高,为(94.22±6.20) mg·g~(-1)。相关性分析显示,总黄酮与总酚呈显著正相关性,中性多糖与总黄酮和总酚均呈负相关性,可溶性糖类成分之间均呈较强正相关性。结论:菊茎叶中含有丰富的总黄酮、总酚、可溶性总多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资源性化学成分,且不同产地之间各类型成分的含量差异较为显著。研究结果为菊茎叶的精细化利用与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中药饮片的质量以及不同产地之间质量的差异性。方法:收集43种中药饮片,检验杂质、水分、总灰分、SO_2残留量、浸出物、含量测定等。统计分析中药饮片质量的合格率和不同产地之间的差异率。结果:中药饮片杂质、水分、总灰分、SO_2残留量、浸出物、含量测定的合格率分别为96.63%(86/89)、97.70%(85/87)、93.65%(59/63)、96.47%(82/85)、90.38%(47/52)和94.38%(84/89);不同产地之间中药饮片差异率分别为30.23%(13/43)、30.95%(13/42)、33.33%(10/30)、24.39%(10/41)、12.00%(3/25)和9.30%(4/43)。结论:中药饮片的质量较好,不同产地之间的质量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