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054篇
  免费   21122篇
  国内免费   8632篇
耳鼻咽喉   3674篇
儿科学   2197篇
妇产科学   4509篇
基础医学   11784篇
口腔科学   4457篇
临床医学   94720篇
内科学   27349篇
皮肤病学   1691篇
神经病学   10526篇
特种医学   145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0篇
外科学   54993篇
综合类   166181篇
预防医学   39644篇
眼科学   12378篇
药学   71441篇
  756篇
中国医学   38254篇
肿瘤学   17402篇
  2024年   391篇
  2023年   7978篇
  2022年   8834篇
  2021年   11254篇
  2020年   14553篇
  2019年   14905篇
  2018年   5951篇
  2017年   12927篇
  2016年   13451篇
  2015年   15286篇
  2014年   29706篇
  2013年   28943篇
  2012年   36057篇
  2011年   38356篇
  2010年   35761篇
  2009年   33546篇
  2008年   38184篇
  2007年   34604篇
  2006年   29656篇
  2005年   34035篇
  2004年   25083篇
  2003年   22884篇
  2002年   17544篇
  2001年   14337篇
  2000年   10574篇
  1999年   8247篇
  1998年   6618篇
  1997年   5779篇
  1996年   5013篇
  1995年   4235篇
  1994年   3385篇
  1993年   1989篇
  1992年   1723篇
  1991年   1522篇
  1990年   1114篇
  1989年   1172篇
  1988年   345篇
  1987年   342篇
  1986年   220篇
  1985年   130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0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2例,均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2种心电图阳性检出率、2种心电图对不同心律失常检出率的比较。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率(90%)高于较常规心电图(7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单发、成对性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单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交界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性房性早搏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对比,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更高,可检出多种心律失常类型。  相似文献   
3.
4.
目目的的:观察电针耳迷走神经对断奶前母本隔离(PMS)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只成年C57BL/6雄鼠与9只成年C57BL/6雌鼠按1雄3雌随机合笼,待雌鼠受孕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母本隔离组。在造模成功后,母本隔离组子代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电针组麻醉后进行电针干预,穴位选择双侧耳甲区,连续波,频率为2 Hz,强度为1 mA,1次/d,10 min/次,6 d/疗程,共干预2个疗程。对照组、模型组参照电针组进行麻醉束缚,但不进行电针干预。干预完成后,分别采用旷场测试、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和悬尾测试对3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前额叶皮层(PFC)、中缝背核(DRN)脑区原癌基因蛋白(c-fos)表达水平和DRN脑区5-羟色胺(5-HT)神经元数量。结果:(1)行为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总移动距离、中心区域时间百分比、开臂花费时间、开臂总移动距离、进入开臂次数均明显降低,悬尾静止时间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总移动距离、中心区域时间百分比、开臂花费时间、开臂总移动距离、进入开臂次数均明显增加,悬尾静止时间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fos表达水平和5-HT神经元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RN、PFC脑区c-fos神经元数量均明显降低,模型组DRN脑区5-HT神经元数量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DRN、PFC脑区c-fos神经元数量均明显更高,电针组DRN脑区5-HT神经元数量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耳迷走神经可改善PMS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其具体机制可能与调节DRN、PFC脑区c-fos表达和DRN脑区5-HT神经元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长径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评估患者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是否有明显益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长径在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8例,开腹手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病理特征、围手术期结果、住院总费用。对比术后使用和不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生存率。结果 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1%(9/28),开腹组为52.3%(23/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2.5±3.2) d比(15.0±3.5) d,P=0.004];术后中位住院天数明显缩短(7.5 d 比 9.0 d,P=0.006);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03)。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13~129个月),期间未出现与肿瘤相关的死亡病例。开腹组有2例死亡,分别因乳腺癌和心脏病;腹腔镜组有1例死亡,死亡原因与胃间质瘤无关。72例患者中,40例术后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开腹组22例(50.0%),腹腔镜组18例(64.3%),两组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患者例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4,P=0.234)。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组总体生存率与未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长径在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实现R0切除的长径在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患者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未增加生存率,且未使用伊马替尼者未出现与肿瘤相关的死亡、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模式在胆道术后T管引流期间的应用对于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叙事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道术后T管引流期间,应用叙事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或消除患者的消极、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引导其自觉遵医,便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马霞  王妮 《贵州医药》2022,46(2):210-211
目的 探究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90例拟行剖宫产的高危产妇均为我院2015.5-2020.5所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1组(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研究2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各45例,探讨实施不同预防方式对预防效果的影响。结果 在产后出血率上,研究1组为0.00%,研究2组为6.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研究1组为6.67%,研究2组为22.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产前血常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RBC、Hb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减少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率,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介绍了德国胃癌腹膜转移治疗和预防方面的临床试验结果和治疗经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和(或)胃切除术可以在有潜在治愈性的情况下实施,但仅能在经验丰富的中心并根据多学科诊疗团队的临床决策开展。目前,德国正在进行有关CRS+HIPEC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高质量临床试验,也进行着有关胃癌切除术后辅助HIPEC治疗的临床试验。德国发明的加压腹腔气溶胶化疗(pressurized intraperitoneal aerosol chemotherapy,PIPAC)技术联合系统性化疗可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处理及预防腹水等并发症,期待有更多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