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570篇
  免费   8838篇
  国内免费   3736篇
耳鼻咽喉   2316篇
儿科学   4259篇
妇产科学   1469篇
基础医学   5783篇
口腔科学   1575篇
临床医学   43480篇
内科学   20660篇
皮肤病学   1827篇
神经病学   1786篇
特种医学   59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0篇
外科学   13260篇
综合类   74562篇
预防医学   41654篇
眼科学   2048篇
药学   34888篇
  330篇
中国医学   15221篇
肿瘤学   1780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340篇
  2022年   3624篇
  2021年   4714篇
  2020年   6601篇
  2019年   6149篇
  2018年   2598篇
  2017年   5904篇
  2016年   5224篇
  2015年   7434篇
  2014年   13700篇
  2013年   13200篇
  2012年   16113篇
  2011年   16914篇
  2010年   15970篇
  2009年   15193篇
  2008年   17217篇
  2007年   16080篇
  2006年   14930篇
  2005年   15528篇
  2004年   12570篇
  2003年   12249篇
  2002年   8515篇
  2001年   7273篇
  2000年   5723篇
  1999年   4571篇
  1998年   3985篇
  1997年   3780篇
  1996年   3113篇
  1995年   2609篇
  1994年   1990篇
  1993年   1461篇
  1992年   1124篇
  1991年   1100篇
  1990年   878篇
  1989年   957篇
  1988年   189篇
  1987年   180篇
  1986年   146篇
  1985年   97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生物医学数据库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究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呼吸障碍相关基因靶点,筛选潜在有效的化学药和中药。方法 使用GenCLiP 3网站获取COVID-19和其主要症状咳嗽、发热、呼吸障碍共4个关键词的共有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中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和通路富集分析,再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共有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获得核心基因,运用DGIdb数据库、SymMap数据库针对核心基因进行中西医治疗药物预测。结果 获得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共有基因靶点28个,其中有IL2、IL1B、CCL2等核心基因16个,使用DGIdb数据库筛选获得与16个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的化学药包括沙利度胺、来氟米特、环孢素等28种,中药包括虎杖、黄芪、芦荟等70味。结论 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的病理机制可能和CD4、KNG1、VEGFA等28个共有基因相关,可能通过介导TNF、IL-17等信号通路参与COVID-19病理过程。潜在有效药物可能通过作用相关靶点通路起到治疗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联合闭环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EICU住院患者27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2021年1~10月EICU住院患者239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联合闭环管理。结果实施后,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日显著低于对照组,4项护理措施执行率(隔离标识、手卫生、环境消毒、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病原学送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联合信息化闭环管理可有效降低E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lncRNA XIST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si-NC组、高糖+si-XIST组、高糖+miR-NC组、高糖+miR-30b-5p组、高糖+si-XIST+anti-miR-NC组、高糖+si-XIST+anti-miR-30b-5p组,q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30b-5p和XIST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细胞的荧光活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高糖组XIS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30b-5p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lncRNA XIST靶向调控miR-30b-5p的表达;下调XIST或miR-30b-5p过表达均可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TNF-α和IL-6的释放(P<0.05)。抑制miR-30b-5p表达逆转了下调XIST表达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lncRNA XIST可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改善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miR-30b-5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刘英英 《贵州医药》2022,(1):159-160
目的观察孕晚期助产士主导式分娩情境模拟预演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在高龄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高龄初产妇随机分为甲组(常规护理)和乙组(助产士主导式分娩情境模拟预演联合拉玛泽呼吸法护理)各52例。比较两组CBSEI-C32、CAQ、EPDS、Apgar、产程用时、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乙组CBSEI-C32与Apgar评分高于甲组,CAQ与EPDS评分低于甲组,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用时均短于甲组,自然分娩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为孕晚期高龄初产妇提供助产士主导下的分娩情境模拟预演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的情绪状态,保障母婴积极预后,提升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30岁。因左眼瘙痒、异物感1个月余,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既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史,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全身体检:阴部瘙痒且内裤内可见虫体尸体,请皮肤科医师会诊,虫体为耻阴虱。眼部检查:左眼上睑睫毛棕色半透明颗粒状椭圆形物质附着,睑缘充血,睑板腺口阻塞;其余眼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显微镜下检查拔出的睫毛,可见大量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未孵化的虫卵呈棕黑色颗粒状(精粹图片1)。临床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阴虱病;左眼睫虱病;左眼螨虫性睑缘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10(mircoRNA-210,miR-210)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NRDS患儿104例,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所有新生儿根据首次胸部X线片结果与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Ⅰ级、Ⅱ级)与重度组(Ⅲ级、Ⅳ级)。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患儿一般资料,轻度组与重度组血清miR-210水平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perinatal supplement of acute physiological score for neonates Ⅱ,SNAPPE-Ⅱ)评分。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0水平对NRDS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NRDS发生与血清miR-210的相关性。 结果 根据预后分组,104例患儿中预后较好81例(77.88%),死亡23例(22.12%)。生存组miR-210水平、SNAPP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P<0.05);2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年龄、病因、剖宫产、双胎、羊水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胸部X线片表现分组,104例患儿轻度患儿73例,重度患儿31例。轻度组miR-210水平、SNAPPE-Ⅱ评分低于重度组(P<0.05)。NRDS发生与血清miR-210水平呈正相关(r=0.638,P<0.001)。血清miR-210与SNAPP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13,P<0.05)。血清miR-210的最佳分界值为16.71 ng/L时,曲线下面积为0.763,OR=0.846,95%CI:0.892~1.064,敏感度为82.61%,特异度为86.42%。结论 血清miR-210水平升高与NRDS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清miR-210水平与NRDS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当血清miR-210临界值为16.71 ng/L时对评估NRDS患儿预后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秀芳 《全科护理》2022,20(1):131-13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儿静脉留置导管感染风险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体系,并检验其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预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40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儿,按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将其分为构建组300例、验证组100例,统计构建组中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患儿例数,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体系,并检验其在验证组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统计得到,构建组中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患儿共66例,感染发生率为22.00%;单因素分析得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儿静脉留置导管感染风险因素有穿刺部位、导管留置时间、插管次数、血流速度、血红蛋白、遵医依从性、抗生素使用时间、操作人员手卫生(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儿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独立风险因素有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7 d、血流速度>180 mL/min、血红蛋白<100 g/L、遵医依从性差、抗生素使用时间>7 d(P<0.05);构建得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儿静脉留置导管感染风险预测体系为P=1/[1+e^(-(-1.935+1.635×股静脉置管+1.740×导管留置时间>7 d+1.725×血流速度>180 mL/min+2.241×血红蛋白<100 g/L+2.089×遵医依从性差+1.331×抗生素使用时间>7 d))],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0.881,灵敏度为86.67%,特异性为97.14%,准确率为94.00%。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儿静脉留置导管感染风险大,且风险因素复杂,研究构建的静脉留置导管感染风险预测体系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评估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