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6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完全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879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芪注射液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生长的影响。方法:将黄芪注射液以不同浓度直接加入培养液的给药方式,用MTT法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黄芪注射液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具有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与给药浓度成正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黄芪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H22荷瘤小鼠瘤组织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进行体内抗肿瘤试验,将5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CTX组)、黄芪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连续ip给药10 d,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以及小鼠一般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10 d后处死小鼠,剥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Bax及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小鼠移植瘤H22试验结果显示,在128,,4 g.kg-1的剂量下黄芪注射液的抑瘤率分别为52.36%,33.68%,17.28%。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各剂量组均可明显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强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且Bax/Bcl-2明显增高(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通过促进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来诱导H22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抑瘤效应。 相似文献
3.
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BMP-7和CT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BMP-7)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并注射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将成模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治疗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干预8周。检测血糖(BG),计算肾质量/体质量(KI),放射免疫法检测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肾脏BMP-7和CT-GF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肾脏BMP-7和CTGF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KI、BG、TC、TG、UAER显著增高,肾组织BMP-7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CTGF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治疗组TC、TG、KI及24 h UAER显著降低,肾组织BMP-7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而CTGF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结论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恢复肾组织BMP-7表达,降低肾组织CTGF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早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转铁蛋白(TRF)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尿TRF和NAG.结果:治疗组TRF和NAG值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有效减轻糖尿病肾损害. 相似文献
5.
自拟梗塞通联合黄芪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脑梗死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拟梗塞通联合黄芪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4月~2008年4月糖尿病脑梗死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梗塞通,15天为1疗程,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75.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自拟梗塞通联合黄芪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及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及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兑入黄芪注射液60ml、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1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NYHA心功能分级、临床疗效及左室超声指标.结果 治疗组左室功能及重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及重构. 相似文献
7.
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降糖、降压治疗;黄芪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用药3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UAE)等变化。结果黄芪组治疗后,UAE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FBG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无明显肝肾毒性。结论黄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除有效降低血糖外,能明显降低尿白蛋白的排泄,达到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黄芪注射液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芪性温、味甘,具有益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的功效。黄芪注射液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病及造血系统疾病的治疗中,现就其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1益气固表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功效,临床实验证明,黄芪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 相似文献
9.
黄芪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均予糖尿病教育、适量运动、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黄芪针60 ml加入0.9%氯化钠250~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4周。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功能(Cr,BUN,CC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全血黏度(mPa.s)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UAER,CCr,尿α1-MG,尿NAG和全血黏度(mPa.s)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黄芪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其他多方面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智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9):1202-120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早期DN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与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AE)。结果2组UAE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早期DN,在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方面明显优于单用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