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9篇 |
完全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326篇 |
出版年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常足月新生儿60%、早产儿80%在生后第2~3天可出现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从而对脑组织产生可逆性损害。我们在新生儿出生后24h内用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在新生儿溶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溶血症是新生儿科的危急重症,如果抢救及时,方法得当,将能最大限度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对小儿生命的威胁和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换血是其中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5年11月起开展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3.
茵栀黄注射液和蒙脱石散口服配合开塞露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异常升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永久性损害,因此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6—01—2008—08,我们采用茵栀黄注射液和蒙脱石散口服配合开塞露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5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7):2727-2728
光照疗法使胆红素转变成胆红素异构体和光氧化胆红素,两者均不需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即可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1].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3
在应用护肝西药的基础上,以中药茵陈煎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46例(治疗组)与单纯用西药44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在退黄、降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升高白蛋白、改善血清、球蛋白比值倒置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高胆红素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指标。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5例,同时选择20例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结果 2组新生儿血BUN、Cr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高胆红素组血β2-MG、尿β2-MG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重度及早产重度高胆红素组的mALB亦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血、尿β2-MG及mALB是反映高胆红素对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比较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同时对两组新生儿给予相应治疗,另外对两组新生儿的疗效及黄疸改善情况进行对比与相关数据统计,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与结论: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效,能协同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10.
新生儿黄疸的致病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新生儿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病率高,多于出生后1周出现,约占50%~75%。主要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等处黄染。新生儿黄疸病因复杂,病种多样,疾病的轻重缓急有很大差异。川本文就新生儿黄疸的致病因素进行系统的探讨,以期有助于临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