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26篇 |
完全免费 | 156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1478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156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204篇 |
2014年 | 391篇 |
2013年 | 347篇 |
2012年 | 651篇 |
2011年 | 689篇 |
2010年 | 707篇 |
2009年 | 615篇 |
2008年 | 719篇 |
2007年 | 769篇 |
2006年 | 722篇 |
2005年 | 651篇 |
2004年 | 705篇 |
2003年 | 698篇 |
2002年 | 723篇 |
2001年 | 676篇 |
2000年 | 568篇 |
1999年 | 602篇 |
1998年 | 669篇 |
1997年 | 670篇 |
1996年 | 637篇 |
1995年 | 516篇 |
1994年 | 435篇 |
1993年 | 339篇 |
1992年 | 249篇 |
1991年 | 175篇 |
1990年 | 85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 总被引:80,自引:6,他引:74
目的;观察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时机进行针刺的疗效。方法:将14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病程分为2组,发病7天以内的急性期患者为治疗组,发病7天以上的静止期及恢复期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5.2%,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率66.7%,有效率97.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给予面神经良性刺激,会大大提高治愈机率,故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为急性期。 相似文献
2.
化浊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对50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及相关理化指标的临床研究,并与传统针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两种针法均可提高VAD患者的智能(HDS)与社会功能活动(FAQ)(P<0.001),改善颅内血流动力学状态及血流变的高粘、高凝、高聚状态,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化浊益智针法在临床总有效率、HDS与FAQ的积分改善、在延长脑血流流入时间、降低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方面,均较传统针法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63,自引:7,他引:56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随机设立康复对照组,结果:根据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价:针刺组治愈率31.7%,有效率61.6%,总有效率93.3%,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起效快,且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针刺组假性球麻痹疗效优于球麻组,根据电视荧光吞咽功能评价;针刺组治愈率25.0%,有效率60.0%,总有效率85.0%,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调理髓海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调理髓海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刘志顺,刘军,黄漫,黄石玺,张虹,叶永铭,李以松(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北京100053)主题词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抑郁症/针灸疗法,刺法/方法抑郁是中风后常见的精神障碍,临床上以抑郁、焦虑不宁、早... 相似文献
5.
6.
7.
电针百会印堂治疗3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7,自引:5,他引:52
电针百会印堂穴治疗组与常用针刺治疗组30例进行对照,结果按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CAG(老年临床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分数变化比较。电针组疗效明显,且疗效较常用针刺治疗组好。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325例临床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49
在选穴、配方针刺方向、深度、施术手法及其量学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组患者经治疗其临床治愈率为6892%,总有效率为9805%。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颅底血流动力学结果:针刺风池穴后血流速度中收缩期峰值速度(SV)、平均流速(MV)在多时相明显加快,且持续时间较长,多可持续30~60分钟,血管阻力指数(RI)及血管搏动指数(PI)针刺后较针刺前明显改善,说明小动脉、微动脉阻力减低,因而脑血流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9.
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针灸医学与康复医学在适应症上有相同的疾病谱,治疗的切入时机也相同;两者在治疗方法和学科理论上有极强的互补性,针灸医学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康复医学的康复评定、运动疗法等颇具特色。 它们有机结合将加快针灸医学的现代化和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为中西医结合酝酿新思路,开辟新纪元。本文认为中风偏瘫的治疗需要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实验性肥胖大鼠下丘脑摄食中枢的影响 总被引:50,自引:6,他引:44
目的研究针刺对肥胖者下丘脑摄食中枢的影响.方法高脂致肥饲料喂养SD大鼠,制作实验性肥胖模型.应用神经细胞微电极记录和脑立体定位技术,通过对实验性肥胖大鼠针刺治疗,观察下丘脑外侧区(LHA)饥饿中枢、腹内侧核(VMH)饱食中枢神经细胞单位时间内电活动(Hz).结果针刺能够明显降低LHA的兴奋性(P<0.01),提高VMH的电活动频率(P<0.01),抑制肥胖鼠亢进的食欲,减少热卡的摄入,达到减肥目的.结论针刺对肥胖动物中枢神经核团的调整作用是针刺减肥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