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辨证分期推拿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方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总结了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非手术疗法,阐述了在长期临床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辨证分期推拿法",同时与其他非手术疗法(尤其是中医特色疗法)有机结合,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方案。并探讨了"辨证分期推拿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方案中应用的临床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并藉此优化综合治疗方案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易发于20~50岁之间,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由于负重和脊柱运动,椎间盘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因此容易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变化,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笔者运用辨证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4.
辨证分期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面神经炎的更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辨证分期取穴针刺,对照组仅分期针刺,观察疗效与治愈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76.9%,对照组治愈率为48.7%,治疗组治愈患者所需平均疗程为2.9个,对照组为4个,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辨证分期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优于单纯分期针刺.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中医药四联疗法分期辨证优化方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胰腺炎分为急性发作期、急性恢复期、轻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分为肝胆湿热、胃肠实热、正虚邪陷三型;急性恢复期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二型.运用中医药四联疗法:中药灌胃、灌肠、封包、静点,进行分期、分级、分型辨证施治.结果:腹痛消失时间(5.1±1.05)d,腹胀消失时间(4.01±1.35)d,肠鸣音恢复时间(1.97±0.21)d,平均住院时间(16.65±1.86)d,血淀粉酶正常时间(3.02±0.52)d,血脂肪酶正常时间(4.64±0.61)d,C反应蛋白(CRP)恢复正常时间(6.15±0.63)d,白细胞(WBC)恢复正常时间(4.24±0.36)d,治疗期间并发1例心功能不全.结论:优化方案提高了临床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药物费用. 相似文献
6.
1956~1986年我院收治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变20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07例(甲组),西药治疗100例(乙组),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甲组107例中,男86例,女_21例;乙组100例中,男79例,女21例。20岁以下者甲组9 相似文献
7.
对12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以中医分期辨证论治各型脑梗塞,急性期分4个证型,恢复期分5个证型。治疗结果:基本治愈66例,显效34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9%。 相似文献
8.
9.
作者师承先辈诊治水肿疾病的传统精华,结合中医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肾炎分“三期”(风邪侵袭期,湿热蕴结期,脾肾两虚期),并吸纳西医之长,将患者小便常规化验的阳性参数就方取药和定量大小的关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吴永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6):5-6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多发于中老年人,是眼科临床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发病急,病情严重,为眼科易见的致盲性眼底疾病。本病属中医“暴盲”范畴。其主要特点是视网膜静脉血管的明显曲张和以视乳头为中心的广泛性视网膜出血。本病的发生多与血液的凝固性及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粘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管炎症等有关,已经多种临床检查结果证实该病确为视网膜微循环障碍所致。导师采用中医辨证求因、分期论治的辨证治疗原则,对本病进行辨证分期治疗。1辨证论治导师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标准》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