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4篇 |
完全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499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跟骨骨折治疗概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5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1~2%,其中骨折线波及后距下关节达92.5%。由于跟骨结构形态特异,造成跟骨骨折后的折块严重压陷、爆裂,增加了复位后固定的难度,使一部分病人遗留持续性疼痛和功能障碍,致残率高达30%以上,即使精心治疗也是如此。因此应引起同道注意,共同研究,提高疗效。1 跟骨解剖与骨折机制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有六个不规则的面所组成,形态特异,内以松质骨为主裹一菲薄的骨皮质。被坚韧而富有弹性的U型纤维垫所紧附、虽然跟骨松质骨密度为0.186g/cm~3,但其抗压强度却在3.73MPa之上,以最少的材料发挥最大的作用,并通过距骨、内侧楔骨、第1跖骨构成内侧高弓,并与骰骨、第5跖骨构成外侧低弓,而形成三个力点,缓解集中于跟骨的应力冲击。藤卷悦夫在光弹性实验中对制作的内外侧弓纵切面标本施加负荷观察主应力曲线看到,内侧标本有三个应力曲线:①后部从跟骨经后 相似文献
2.
3.
4.
5.
跟骨骨折89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足跗骨骨折,2000-2006年本院收治足跗骨骨折患者132例,其中跟骨骨折89例102足,占67.4%,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钢针撬拔穿针及反弹器固定治疗跟骨骨折5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骨骨折是足部较常见的损伤,常发生于高处坠落后,容易形成创伤性关节炎。2003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共治疗跟骨骨折120例,其中采用钢针撬拔穿针及反弹器(河南洛阳正骨研究所研制)固定的方法治疗跟骨骨折53例,经过3个月~4年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10.
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骨骨折多由于强大的外来暴力所致,表现为跟骨的粉碎人移位方式的复杂。跟骨在人体站立和行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的治疗,应特别重视恢复跟骨的生物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