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4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完全免费 | 339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2276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170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184篇 |
2011年 | 181篇 |
2010年 | 172篇 |
2009年 | 139篇 |
2008年 | 343篇 |
2007年 | 167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何首乌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TSG)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脂作用。方法:高脂血症大鼠分别给予TSG 90,180 mg·kg-1,阿托伐他汀钙10 mg·kg-1和生理盐水2 mL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检测给药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检测给药后各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羟甲戊二酰辅酶A受体mRNA的表达量。结果:TSG给药1周,能够有效控制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TC和LDL-C升高,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并且能够增加LDLR的表达。结论:TSG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作用,是中药何首乌调节血脂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显著降低血清TC,LDL-C和AI的作用。其中,TSG对于LDL-C和AI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穿心莲内酯的药理活性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穿心莲内酯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中提取得到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30O5,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保肝利胆等作用,并有毒性低、价格便宜的特点。最近研究报道穿心莲内酯对食道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白血病等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3.
4.
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9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将262例UC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口服肠癖康;耳穴组耳穴贴压脾、大肠、内分泌、交感、皮质下;药穴组口服肠癖康加耳穴贴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均治疗4周。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药穴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4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Cu、Fe、Zn均显著升高(P〈0.05),且药穴组治疗后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穴结合可调节机体免疫,补充微量元素,促进肠道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对发热及低体温大鼠下丘脑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8,他引:7
目的:研究桂枝汤对发热和低体温大鼠下丘脑组织内15-PGDH活性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桂枝汤体温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核素示踪技术测定酵母性发热和安痛定性低体温大鼠及桂枝汤处理组下丘脑组织内15-PGDH活性,并观察其与体温变化的关系。结果:皮下注射酵母可降低下丘脑15-PGDH活性,桂枝汤灌胃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该变化并促进发热大鼠体温的恢复,两者呈正相关;而腹腔注射安痛定后,随着体温下降,15-PGDH活性有升高倾向,桂枝汤可抑制该酶活性并加速体温恢复正常,但两者呈弱相关。结论:大鼠下丘脑内15-PGDH可能参与机体体温调节并可能是桂枝汤解热作用靶点之一,但与其抗低体温作用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6.
生脉注射液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应用生脉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32例,观察患者外周血中IL-18、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单纯化疗组(32例)化疗后IL-18、TNF—α和IL-2明显下降(P〈0.05),IL-4和IL-10明显升高。生脉注射液应用组(32例)化疗后IL-18,TNF—α、IL-2、IL-4和IL-10无明显变化。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具有保护、增强免疫功能作用,这对中期肺癌患者的化疗后修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是大黄对人体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效应器官,该文在对近年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大黄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有关大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需重点加强的方向和领域,为大黄的深入研究以及临床上正确合理的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温胆汤对血脂代谢紊乱大鼠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饲法建立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观察温胆汤对大鼠血脂(TC、TG)水平,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脂解酶(LA),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温胆汤能降低实验性脂代谢紊乱大鼠血中的TC.TG水平,(分别P〈0.01和P〈0.05),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分别P〈0.05和P〈0.01),同时,温胆汤能提高肝脏LA和LPL活性,(P〈0.01),但对HL活性影响不明显。结论:温胆汤能有效调节机体脂质代谢,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LA和LPL的活性而发挥其调脂作用,同时,温胆汤能有效降低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降低细胞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9.
隔药饼灸延缓衰老的临床和免疫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32
研究结果显示 ,2 33例老人经灸治后 ,衰老积分明显下降 ,在临床症状改善同时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T淋巴细胞总数增加 ,CD4 /CD8比值恢复正常 ,NK细胞活性增强 ,IL-2合成分泌增加 ,血清中 SIL-2 R含量则下降。另外 β-EP作为免疫调节的神经介质 ,灸治后明显提高。上述结果提示 ,衰老过程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艾灸能纠正异常免疫状态、稳定机体内环境 ,延缓垂体—胸腺轴的老化而达到延缓衰老目的 ,本法确为一种有效、无副作用的保健疗法。 相似文献
10.
白花蛇舌草水提部位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水提部位(HD-1)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HD-1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直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生长抑制作用;体内实验采用S180实体瘤小鼠动物模型评价HD-1不同剂量(100,50 mg· kg-1)对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荷瘤小鼠体重、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等的影响.结果HD-1在体外可显著抑制HepG2、HCT-116肿瘤细胞的增值,其效果与剂量和作用时间相关;体内试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HD-1高、中剂量组(100,50 mg·kg-1)显著抑制S180肉瘤生长,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2.5%和33.1%,脾指数显著升高(P<0.05);环磷酰胺(CTX)联合HD-1中剂量组与CTX(20mg· kg-1)组比较,联合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肝指数显著提高(P<0.05),肺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HD-1在体外能明显抑制HepG2、HCT-116细胞的增值,体内能抑制荷瘤小鼠S180肉瘤生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