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75篇 |
免费 | 4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26篇 |
临床医学 | 187篇 |
内科学 | 75篇 |
神经病学 | 17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0篇 |
综合类 | 604篇 |
预防医学 | 64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22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954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41篇 |
2014年 | 278篇 |
2013年 | 204篇 |
2012年 | 236篇 |
2011年 | 262篇 |
2010年 | 251篇 |
2009年 | 197篇 |
2008年 | 165篇 |
2007年 | 140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中药干预组(30例),对照组行物理干预及常规治疗,中药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生活自理能力指数,统计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总住ICU时间、治疗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和随访28 d死亡率。结果中药干预组患者的肌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数提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治疗后的DVT发生率、总住ICU时间和APACHEII评分比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改善ICU-AW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MCV、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MCV、SNC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有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疗效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塞后遗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改善循环、语言训练、患肢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两组均治疗4周。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孙健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6):53-53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代表方剂.而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症.
……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 2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2 5例 ,并与B族维生素治疗 2 5例进行疗效比较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中 ,男 2 3例 ,女 2 7例 ;年龄 4 5~ 80岁 ,病程 5~ 2 0年。糖尿病诊断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85 )诊断标准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参照郑白蒂等的诊断标准 :①全部患者均有患肢皮肤疼痛或感觉异常 ,包括痛觉、温觉过敏或迟钝 ,感觉异常主要有麻木、蚁走感、发热、发凉等。②肌萎缩或肌无力 2 0例。③跟、膝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38例 ,左进 6例。④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将患者随…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四血管结扎法制作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总方组与拆方黄芪组、活血组药物对模型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TXB2含量明显增高,6-Keto-PGF1a含量明显降低;总方组与拆方黄芪组、活血组均能降低TXB2含量,升高6-Keto-PGF1a含量,总方组作用最强.结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具有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血栓素B26-Keto-PGF1a含量,从而达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总方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拆方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缺血1、4、10h组,补阳还五汤预处理缺血1、4、10h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由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制成,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后,不同脑区在不同时间段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侧各脑区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随时间延长而递增,在大脑皮层纹状区与尾壳核表达增加程度最高。补阳还五汤预处理缺血4、10h组大脑皮层纹状区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170.80±21.71、189.20±18.53)比模型组同时段表达(244.60±12.44、363.00±24.82)显著性降低(P<0.05);补阳还五汤预处理缺血1、4、10h组尾壳核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127.33±19.83、215.20±38.80、191.20±22.39)比模型组同时段表达(138.67±13.99、266.40±29.25、373.20±31.55)显著性降低(P<0.05)。早期即起效,并随缺血时间延长而递增。结论提示补阳还五汤能抑制缺血后脑组织内早期nNOS活性的升高,对缺血后脑组织具有早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9.
补阳还五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1990~1995年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1例RA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男性36例,女性64例;年龄16~70岁,平均42.31岁;病程8个月至15年,平均4.22年;类风湿因子(RF)阳性48例,手足X线摄片有病损表现者44例。对照组91例,男性30例,女性61例;年龄17~68岁,平均41.30岁;病程7个月至16年,平均4.33年;RF阳性39例,手足X线摄片有病损表现者34例。两组情况基本一致(P>0.05)。1.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5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类方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方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3,6h脑组织匀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一氧化氮,Na -K ATP酶的变化及活血化瘀4古方对其影响并比较4种古方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结果: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能提高脑缺血损伤大鼠SOD,Na -K ATP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一氧化氮的含量(P<0.05,0.01),其作用补阳还五汤比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强(P<0.05,0.01)。病理损伤程度: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组和补阳还五汤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均较轻,补阳还五汤组<通窍活血汤组<血府逐瘀汤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对缺血大鼠脑有保护作用。以补阳还五汤作用最强,通窍活血汤次之,血府逐瘀汤较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