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气机升降学说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认为脾胃气机升降受他脏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表现为升降不及,升降反作,升降失调三个方面。提出用补益法,升降法,调理升降法治疗脾胃气机升降失常。 相似文献
2.
间接补益的作用与临证应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接补益法是根据五行相生的理论而创立的治疗法则,当某脏虚弱时,可间接补益它的母脏,如肺气虚者补其脾;脾阳虚者补其命门;肝阴虚者补其肾等。它体现了脏腑间在生理上互相协调,在病理上互相影响,强调了治病的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3.
补益法在脂肪肝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对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多从湿热、气滞、痰湿、血瘀诸方面论述,治疗亦多从消食行气、利湿化痰、活血化瘀着手,予攻、消、泄等法。然"邪之所在,皆为不足",即出现气滞、痰湿、血瘀,皆因机体正虚,且正虚伴随疾病发展始终,故临床治疗本病,应重视补益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5.
单兆伟教授膏方进补用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兆伟教授先后从师孟河学派名医张泽生教授、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徐景藩教授,业医40余年,在膏方进补用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张膏方重补,但要补之有道;辨证施治,平衡为本,调补后天脾胃为先;调补得宜,不可孟浪行事。膏方一年四季皆可服用,春天更宜。适应人群是长期慢性疾病患者、中老年体弱多病者;身体无病,日进补汤,犹无故发兵,空耗粮饷。 相似文献
6.
补益法在胸痹临床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 ,“痹”指痞塞不通之意 ,不通则痛 ,故胸痹以胸痛为主症 ,它既是病名 ,又是该病病位病机的概括。引起胸痛症状的疾病包括心系、肺系、胃系等多种疾病。笔者所叙之胸痹心痛指心系之冠心病心绞痛而言。本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发作性心前区憋闷疼痛的病证。在祖国医学中多属胸痹心痛、胸痛、真心痛等症的范畴。对于本病的治疗 ,古医籍中早有“心病食薤”,“苏合香丸芳香温通”,丹参饮、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等。现代医学近年来对此治疗除药物扩冠外 ,多采用介入疗法 ,但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在临床实践中 ,…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中医补益法协同化疗抗结肠癌的有效性。方法:从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进行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不同时机中医补益法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不同时机中医补益法联合化疗的方法治疗结肠癌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并显著改善生存质量,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中医理论探讨化瘀补益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患者采用化瘀补益法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症状疗效和病理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39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化瘀补益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能提高疗效,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日久致正虚,采用补益法疗效较佳,分别用健脾益气,疏肝理气;益气健脾,温阳补肾;滋阴补肾,养阴柔肝法治之,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属于中医咳嗽病的范畴。临床上多以发热咳嗽,痰多色黄,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故多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为主要法则来治疗,比较常用的方剂是麻杏石甘汤或千金苇茎汤,所用大法则属于清法。但有些肺炎在临床上却以脏气虚损为主要症状表现出来,此时我们就要结合具体的病情,实行辨证施治。对于确属虚损证侯的肺炎患者,应不适时机地大胆运用中医补益法来治疗。近年来,笔者在使用补益法治疗肺炎中,稍有心得,仅此,略举案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