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2篇 |
完全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296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盆腔炎从“胞脉痈疡”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盆腔附件属中医胞脉之系,其炎症与中医外科之体表疮疡、肿疡、溃疡及体内脏腑组织间的内痈、内疡可视为同属之类,故提出将现代医学中盆腔炎命名为中医学"胞脉痈疡";将外科"消、托、补"三大内治法则援用于"胞脉痈疡"的分期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80例)、非手法组(80例)。2组取穴相同,手法组运用提插捻转补法,非手法组不用针刺手法。观察2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及面神经肌电图的变化。结果:针刺补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和面神经肌电图最大波幅值。手法组愈显率为91.3%,非手法组为75.0%,2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补法能提高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民族中草医李小艺大通大补法治疗癌症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雁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8,17(1):43-45,75
广西民族医药协会李小艺提出癌症与其它慢性病一样本质皆为寒凝诸症,只是堵塞程度更严重,已危及生命,不可误认为热毒,妄用清热解毒药,也不可一味温平,贻误治疗时机。癌症治疗之急在于疏通,治疗之本在于“扶补阳火,驱除阴邪”,治疗之要则在于辨证施用大通大补之法。 相似文献
4.
邓晋丰教授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晋丰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师带徒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理事。邓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40余年,学贯中西,诊疗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骨伤科疑难杂症,对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现将其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刺补法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衰老模型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14
长期颈背部皮下注射 D-半乳糖造成小鼠衰老模型 ,本研究观察了针刺补法的抗衰老作用。结果表明针刺能够使老化代谢产物脑组织过氧化脂质 (L PO)、脂褐质 (L F)降低 ,B型单胺氧化酶(MAO-B)减少 ,免疫器官重量指数升高 ,从而证明针刺对小鼠衰老模型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补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炎蛋白尿是临床常见疾病,常隐匿起病,反复发作,治疗有一定难度,补益脾肾乃临床治疗本病最为常用的方法。着重就补脾、补肾、脾肾双补、常用药物、辨证论治、守方服用等做一探讨。由于本病临床证候复杂而多变,故临证除酌情运用补法外,务必根据每一患者的具体证候、不同体质,病邪兼夹等不同情况,参以祛风利水、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活血化瘀等相应药物,彻底清除所感之外邪,以及稽留在人体内的水湿、湿热、热毒、瘀血等邪气,使邪不内扰,不再进一步耗伤正气。只要邪气渐去,正气渐复,尿中蛋白等精微物质下泄自会日益渐少,本病亦会日趋好转或康复! 相似文献
8.
“八珍方”针补法治疗耳鸣症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珍方”由针补双合谷、三阴交组成,为20世纪30年代针灸医家李心田所创。笔者2007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八珍方”针补法治疗耳鸣症21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浅议“清,补,和”法治疗感染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感染性休克属中医“闭、脱”证范畴。目前对于脱证常用益气养阴固脱法、回阳救逆固脱法、养阴复脉固脱法。对于闭证则以开闭祛邪为大法,如用“三宝”及苏合香丸等。然临床所见感染性休克并非单纯的闭证或脱证,往往兼夹,或闭中有脱,或脱中有闭,使治疗更为复杂。故有学者提出开闭固脱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有见于此,笔者以为“清、补、和”法也是治疗其 相似文献
10.
通补法延缓衰老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衰老是人类生理过程中的客观现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追求长寿延年。而欲抗老与长寿,首先必须有一个统一完整的衰老理论,只有深刻地研究衰老本质,探讨衰老机理,从而采用有效的延年方法,才能真正提高人类寿命和生活质量。 杜氏等综述古今中医文献,把衰老学说概括为正虚说和虚实夹杂两大类。正虚在于五脏虚损、阴阳气血虚亏,以及精气神亏耗、先天禀赋不足;虚实夹杂说在肯定虚损因素外,还强调痰浊、瘀血等实邪,因虚致实,实邪加重正虚,不断恶性循环,促进衰老。本文依据《内经》理论“……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结合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及临床调研资料,提出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