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虎杖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虎杖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72 h内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虎杖痛风颗粒口服;对照组40例,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病变关节肿胀、疼痛、活动等情况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及血沉(ESR)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愈显率为87.5%,与对照组的85.0%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积分和血IL 6、CRP、ESR指标及WBC计数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血尿酸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虎杖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有降低血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2.
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3
本文以282例痹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壮医药罐组和中药内服组进行治疗,结果药罐组症状有效率为89.47%~91.33%,中药组症状有效率为91.67%~93.22%,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临床指标的下降均有显著效果(P>0.01);对血沉、抗“0”的下降也有显著效果(P<0.01);药罐组总有效率为92.21%,中药组总有效率95.3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病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确诊的干燥综合征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应用益气生津散治疗;对照组25例,应用人工泪液滴眼并口服沐舒坦促进唾液腺分泌.治疗4周.观察血沉、免疫球蛋白及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计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1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1.5%;对照组临床缓解0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4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ESR、IgA、IgG等免疫指标及口干、眼干、关节痛、乏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明显.结论: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5.
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针刺治疗,隔天1次,治疗2个月;对照组40例予西药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血沉(ESR)、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gA、IgG、IgM、ESR等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治疗组的口干咽燥、乏力等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郁型患者ESR与舌苔微生态及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RA风湿热郁型舌苔、炎症性指标、舌细胞凋亡及微生态指标的观察,分析各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探讨舌苔形成机理。方法:30例RA风湿热郁型患者为实验组,20例健康人正常舌象作对照,检测两组ESR、舌苔细菌总数和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ESR、舌苔细菌总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厚苔较薄苔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P<0.01);而实验组舌苔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厚苔较薄苔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舌苔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ESR、细菌总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RA风湿热郁型患者炎性指标ESR的变化与舌苔细菌总数及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密切相关,亦与舌苔的薄、厚的变化有关。舌苔的变化与ESR变化一致,反映炎症活动严重程度,ESR越高,舌面细菌总数越高,而舌苔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越低。 相似文献
7.
广西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广西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 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取RA患者106例,采用SPSS(10.0)建立数据库及统计研究其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IgA,IgG,IgM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 RA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上存在差异.中医证候在性别、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广西地区RA证候以湿热阻络最多见.在病程方面,肝肾阴虚病程最长.RA患者年龄较轻者证候主要表现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和寒热错杂证;年长者以痰淤阻络和肝肾阴虚为主. 相似文献
8.
生地石膏汤治疗急性风湿热2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风湿热,属于祖国医学的“热痹”范围近几年来,我们拟生地石膏汤治疗本病28例,疗效尚可,现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9例,女19例(其中分娩后不久即发病的11例);15~30岁24例,31~40岁3例,45岁1例。 28例患者共同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红、热、肿、胀,难以活动。兼发热,心悸心烦。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数,血沉增快。 相似文献
9.
10.
虎杖功效成分组研究V-血沉沉降速率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HPLC指纹图谱和血沉沉降速率的基础上进行谱效分析,以此确定虎杖影响急性血瘀大鼠血沉沉降速率药效的“功效成分组”.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虎杖HPLC指纹图谱数据和血沉沉降速率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谱效分析.结果:指纹图谱上的X3、X4、X5、X17、X18这5个成分组成的“功效成分组”对虎杖影响血沉沉降速率药效的贡献较大.结论:中医用药基于正确的辨证论治,是根据中药的功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反映中药功效的“功效成分组”是评价中药质量的关键,“功效成分组”需最终得到药效验证才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