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3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2例(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静脉点滴和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117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24h尿蛋白量下降幅度,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剖腹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24h尿蛋白量的降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和剖腹产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90.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6-keto-PGF1α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浆6-keto-PGF1α、TXB2含量和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可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减少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剖腹产的发生率,其作用机制与调节6-keto-PGF1α和TXB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白细胞介素6(IL-6)、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药物组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循经组在药物组基础上配合循经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纳甲组在药物组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结果纳甲组、循经组、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0%、73.33%,纳甲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纳甲组的基本痊愈率及显著进步率明显优于药物组与循经组(P<0.05或P<0.01)。3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其中纳甲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率的改善尤为显著,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早期、治疗后IL-6、TXB2、6-keto-PGF1α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纳甲组6-keto-PGF1α、IL-6在治疗早期即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子午流注钠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IL-6水平,恢复TXB2与6-keto-PGF1α的动态平衡,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对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产复康组及益气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4.68,9.36,18.72 g·kg-1)。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造成子宫复旧不全模型,并于造模后第1~7天分别ig给药。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NF-α值;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含量;采用放免药盒测试法测定6-K-PGF1α和TXB2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L-1平均灰度、TXB2显著降低(P<0.01),其余各指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产妇康组6-K-PGF1降低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指标变化差异性显著(P<0.05,P<0.01)。益气化瘀方中剂量组IL-1平均灰度值升高、IL-1面密度值及TNF-α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益气化瘀方高剂量组各指标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产妇康组相比,益气化瘀方高剂量组降低6-K-PGF1水平的作用较显著。而益气化瘀方各剂量组间比较,益气化瘀方高剂量组能更好调节PGI2/TXA2比值。结论:益气化瘀方能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水平,有抗炎作用;能调节PGI2/TXA2比值,促进PGI2/TXA2之间的动态平衡,使血止而不留瘀,从而发挥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之功效。益气化瘀方高剂量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靳三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另设正常组2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靳三针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连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MMSE量表和HDS-R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采用ADL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放免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并在治疗前同时测定正常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控显率55.3%,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控显率43.2%,总有效率62.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治疗后两组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HDS-R评分治疗后两组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治疗后两组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与正常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TXB2水平治疗后两组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血浆6-Keto-PGF1α水平治疗后治疗组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逐渐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对患者异常的TXB2、6-Keto-PGF1α水平有较好的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6.
隔药饼灸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等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药饼和艾炷灸相结合,施灸于巨阙、天枢、丰隆、心俞、肝俞、脾俞等穴,治疗41例高脂血症患者,并与36例口服山楂精降脂片组对照。结果:隔药饼灸可使血清TCH(4.920±2.106)、TG(2.308±2.270)、LDL-C(2.199±1.733)、及血浆TXB2(88.82±46.50)、6-k-PGF1α(520.05±287.65)明显降低(P&lt;0.05~0.01),HDL-C(2.373±1.524)有升高趋势。结论:隔药饼灸能调节体内脂质代谢,对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黄麈虫丸对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黄廑虫丸对阿霉素肾硬化大鼠尿蛋白排泄率、血脂、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大鼠在单侧肾切除、分次阿霉素尾静脉注射的基础上喂饲高脂饲料,造成弥漫性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空白组、大黄廑虫丸组、苯那普利组,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脂、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水平。结果大黄廑虫丸可明显降低大鼠尿蛋白排出量;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升高血浆6-Keto—PGF1α及降低TXB2水平。结论大黄麈虫丸能够祛瘀扶正,促进气血运行,通畅血脉,改善血流动力学,对阿霉素所致的肾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血栓素/前列腺素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赤芍防治肝病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0
赤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草芍药及川赤芍的干燥根 ,味苦性微寒 ,入肝经。清汪昂《本草纲目》中说 :“赤芍尤能泻肝火 ,散恶血。治腹痛 ,坚积 ,血痹瘕疝 ,经闭肠风 ,痈肿目赤……赤散邪 ,能行血中之滞。”故常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赤芍的化学成分多为单萜化合物 ,主要有芍药甙、芍药内酯甙、羟基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等 ,还含有多种鞣质及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等 [1、2 ]。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扩展 ,赤芍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为突出的是赤芍在肝病的治疗中 ,不仅有利胆退黄 ,保肝解毒之功效 ,还有抗肝纤维化 ,促… 相似文献
9.
清脂胶囊抑制热毒血瘀证模型大鼠血小板活化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清脂胶囊对大鼠两种内毒素攻击模型的血小板胞浆游离钙离子([Ca^2 ]i)浓度,cAMP,cGMP含量及血浆中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PGE2的影响。方法:1.给药8d后腹腔注射内毒素(LPS)造模,注射后分别于6h,24h腹主动脉抗凝取血,测定血小板[Ca^2 ]i,前列腺素E2(PGE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2.给药同时给高脂饲料8d,并于第8d注射LPS造模后6h腹主动脉取抗凝血,测定血小板cAMP,cGMP含量,血浆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结果:清脂胶囊可以升高LPS造模24h大鼠血小板[Ca^2 ]i水平,降低24h血浆6-Keto—PGF1α水平。对于高脂加LPS造模大鼠明显提高血小板数量,明显降低血浆TXB2水平和改善TXB2/6-Keto—PGF1α比值。 相似文献
10.
清脂胶囊对内毒素诱导的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及时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清脂胶囊对饲喂高脂饲料及注射内毒素诱导的炎症小鼠模型炎症介质及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及经时变化.方法:小鼠喂饲高脂饲料的同时给药10d后腹腔注射内毒素(LPS)360μg/kg,注射LPS后分别于2,4,6h眶血管丛取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注射LPS后2,6h取抗凝血测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在实验设定的各个时间点,注射LPS后模型组中TXB2,6-keto-PGF1α,CRP,IL-6,TNF-α水平较正常组均有明显升高;清脂胶囊可以明显降低LPS注射后2h和6h血浆中TXB2和6-keto-PGF1α水平,改善6h 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降低模型小鼠LPS注射后6h血清中IL-6,4h和6h血清中CRP的含量.结论:清脂胶囊主要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生成的TXB2及6-keto-PGF1α抑制内毒素诱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