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完全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153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101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36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107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85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已成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脂代谢的改善,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30例用氟西汀胶囊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抑郁症改善和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结果:抑郁症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66.67%,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功能康复疗效: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56.67%,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有效率明显优于氟西汀,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等11味药组成.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其在中医现代临床被广泛应用,且取得较好疗效,同时对其临床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现将近年来对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58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保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34-34
目的观察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服药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及24h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发病程度、持续时间及24h心电图明显改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确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剂之一。 相似文献
5.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8例,并与对照组52例进行疗效比较。观察指标:视力、血液流变学及眼底荧光造影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3.0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降低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液粘度,改善了视网膜微循环状态,视力提高显著。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48例,并与单用西药作对比观察,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汤促进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 通过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体外成血管的影响,明确药物具有显著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并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药物对血管新生各调控因子的作用。结果 2.5%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作用48 h能显著促进ECV304细胞活性、增加S期细胞数目,诱导内皮细胞迁移和促体外成血管作用。在此药物作用条件下,血府逐瘀汤上调4个,下调10个血管新生调控基因的表达。结论 血府逐瘀汤促ECV304参与血管新生的机制复杂,呈多途径、多靶点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内皮祖细胞(EPC)功能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VEGFR)的影响。 方法 :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诱导处理内皮祖细胞后,采用MTT,Boyden小室、黏附试验和RT-PCR技术分别观察药物对EPCs增殖、迁移、黏附以及VEGF-VEGFR转录的影响。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含药血清对EPC增殖和黏附均有明显促进作用;药物对细胞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从5%含药血清的显著抑制到10%和15%含药血清的显著促进作用,且10%和15%含药血清均可明显上调VEGF和VEGFR的转录。 结论 :血府逐瘀汤通过上调VEGF-VEGFR通路,影响内皮祖细胞功能,具有诱导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雅图量表评价血府逐瘀汤及其拆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西雅图量表)评价血府逐瘀汤及其拆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23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安慰剂组4组进行干预治疗,采用西雅图量表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 血府逐瘀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精制血府逐瘀组治疗后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药对组治疗后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安慰剂组治疗后心绞痛稳定状态较治疗前改善(P〈0.05)。血府逐瘀汤及其拆方各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 西雅图量表评价血府逐瘀拆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心绞痛疗效,各拆方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优于安慰剂。 相似文献
10.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血府逐瘀汤,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3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谷维素片20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可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调整脑血管的不稳定性、促进脑血管弹性和脑血流供应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