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杜灵注射液对兔膝骨性关节炎TGF-β1水平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通过检测杜灵注射液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滑膜、关节软骨中TGF-β1水平的影响,探讨杜灵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与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杜灵组和杜灵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Hulth造模方法建立骨性关节炎模型。模型组膝关节注射生理盐水0.5ml,每周1次;对照组注射透明质酸钠注射液0.5ml,每周1次;杜灵组注射杜灵注射液0.5ml,每周1次;杜灵组注射杜灵注射液0.5ml,每周两次。治疗8周后处死动物,采集滑膜、关节软骨标本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TGF-β1的含量,同时观察滑膜及关节软骨肉眼及光镜下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发生明显的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及滑膜炎性改变;杜灵组、杜灵组及对照组经治疗后,滑膜和关节软骨中TGF-β1的含量明显增高,与模型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杜灵组与杜灵组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杜灵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肉眼及光镜观察治疗组滑膜和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杜灵注射液对兔早期骨性关节炎滑膜炎症及关节软骨退变有防治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TGF-β1的含量,从而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及抑制其分解,抑制滑膜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毫针刺法配合中药经验方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3例。结果临床控制20例,显效4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7%。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一氧化氮、白介素1β、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与体内一氧化氮(NO)、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观察组)和6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NO、IL-1β、TGF-β1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肝肾亏虚、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并气滞血瘀证3个观察组治疗前血清中NO、IL-1β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个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NO、IL-1β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个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NO、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3个观察组之间治疗前比较,肝肾亏虚并气滞血瘀组NO、IL-1β的水平高于肝肾亏虚组(P〈0.01)和气滞血瘀组(P〈0.05),而TGF-β1的水平低于肝肾亏虚组(P〈0.01)和气滞血瘀组(P〈0.05);气滞血瘀组NO、IL-1β的水平高于肝肾亏虚组(P〈0.05),而TGF-β1的水平低于肝肾亏虚组(P〈0.05)。3个观察组之间治疗后比较,肝肾亏虚并气滞血瘀组NO、IL-1β的水平高于肝肾亏虚组(P〈0.05)和气滞血瘀组(P〈0.05),而TGF-β1的水平低于肝肾亏虚组(P〈0.05)和气滞血瘀组(P〈0.05);气滞血瘀组NO、IL-1β的水平高于肝肾亏虚组(P〈0.05),而TGF-β1的水平低于肝肾亏虚组(P〈0.05)。结论:一氧化氮、白介素1β、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有关;经过中医治疗,NO、IL-1β、TGF-β1的水平发生了变化,中医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NO、IL-1β、TGF-β1水平的变化起效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与体内一氧化氮、白介素1β、转化生长因子β1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关节炎是在力学和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软骨下骨三者降解和合成正常藕联失衡的结果,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症。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膝增生性关节病或骨性关节炎等,是骨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之一。中医理论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痹症”范畴,由于风、寒、湿邪侵犯人体,邪气流着于关节,经脉受阻,加之年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筋骨失养,发为本病。因此,补肾活血就成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基本治法。作者收集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就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膝骨性关节炎家兔模型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对膝骨性关节炎家兔模型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按摩组(C组)、电针治疗组(D组)。除A组外,将其余3组大白兔左膝关节伸直位石膏固定7周制成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A组和B组正常饲养,不处理;C组给予推拿按摩加功能训练;D组取左后肢“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血海、足三里和梁丘”6个穴位电针治疗,电压6V,疏密波形,频率1.6-2Hz,输出强度1-3mA,每天1次,每次电针30min,连续治疗21d。处理前、后分别取各组家兔关节冲洗液,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经治疗后,C、D组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含量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C、D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降低膝骨性关节炎家兔关节液中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含量,从而发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OA护膝干预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OA护膝干预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应,并探讨OA护膝干预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OA护膝干预膝骨性关节炎60例(治疗组),微波治疗仪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对照组)。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0d。对两组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并探析OA护膝干预膝骨性关节炎相关机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比较,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4%,两组比较,P<0.05;上述数据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OA护膝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微波治疗仪。结论:OA护膝是一种防治膝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