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4篇 |
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23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5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2.
3.
张登本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5(1):1-4
《外台秘要方》是唐朝中叶王焘所纂,全书共四十卷1104门,所论的内、妇、儿、外、眼科、五官科诸病的治疗中,多有灸疗,间或有针刺,该书卷三十九专论经络、腧穴,创绘十二经彩色腧穴图,以经统穴,将所载的665穴统归于十二经及奇经之中,突破了《甲乙经》649穴之数。还对灸疗筛选艾叶的实践经过予以记载。 相似文献
4.
古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生物全息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阴阳学说的起源和经络腧穴的命名上 ,对古中医理论中蕴含的生物全息理论的思想作了一定的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推罐疗法治疗面部黄褐斑9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拔罐疗法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 ,最早见于晋代《肘后方》中 ,以牛角制罐 ,作外科吸脓血之用 ,故又称“角法”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推罐疗法 ,治病范围更加广泛。笔者临床运用推罐疗法治疗妇女面部黄褐斑 92例 ,疗效满意 ,现将有关资料归纳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92例患者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针灸教学中 ,理论抽象难懂 ,实际操作无从下手一直是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如何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针灸教学关注的热点。本文论述了中医针灸《常用腧穴学》CAI课件的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技巧 ,旨在探索开发中医多媒体 CAI课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本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文献中对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取穴原则及规律。方法:以“健忘”“善忘”“喜忘”“好忘”“不善记”“呆证”“杳无记忆”“不记事”为检索词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参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所有检索结果进行筛查总结,建立以穴位、归经、部位、特定穴为主的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校对及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99条针灸处方条文,涉及穴位25个、经络12条,包括复方14条,其余为单穴成方。穴位使用频次排名依次为百会、列缺、膏肓、神门、心俞;层次聚类分析发现可分为三类,1.百会,2.幽门、少海、涌泉,3.列缺、膏肓、心俞、神门、神道、天府;经络使用频次第1名为督脉,其次为足太阳膀胱经,再次为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取穴常用部位中以上肢部最多,其次为背部、头面部;10种特定穴中以五腧穴使用频次最高,然后是交会穴;15条复方穴位-穴位中关联分析发现神门、少海支持度最高,经络-经络关联分析中发现心经—胃经支持度最高。结论:针灸治疗aMCI以百会为主穴,配以心经、胃经腧穴。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