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63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21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规MRI、CT检查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36例DAI病例的常规MRI、CT检查资料,结合病理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诊断20例,MRI诊断31例。CT、MRI对DAI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55%(20/36)、86%(31/36),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T检查共发现病灶36个,MR检查(T1WI、T2WI、FLAIR序列)发现病灶分别为97个、115个、147个,CT与MR各序列发现病灶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常规MRI、CT检查是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基本检查方式。常规MRI检查对DAI的诊断价值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2.
3.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病情复杂、伤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目前尚无特异治疗方法.我科自2002年6月-2008年3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脑DAI的住院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外伤直接引起的脑白质广泛轴索损伤,患者伤情一般较重.是外伤后长期昏迷和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本院采用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D的MRI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DAI22例,均做MRI扫描。结果22例中共发现50个病灶,其中包括大脑白质32个病灶,小脑3个病灶,胼胝体8个病灶,脑桥2个病灶,大脑脚3个病灶,延髓2个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结论MRI对DA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3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n=17,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35.4岁,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和B组(n=15,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34.6岁,年龄和性别分布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外加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GCS评分,生理指标(MBP、RR、HR),血气指标(pH、PaO2、PaCO2、SaO2)和预后指标.结果 治疗后GCS评分B组痊愈率明显高于A组;B组监测的生理指标及血气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B组生存率66.66%,高于A组47.06%(P<0.01);B组病死率33.33%,显著低于A组52.94%(P<0.01).结论 常规综合治疗加机械通气在目前缺乏对DAI特异性治疗方法的前提下,不失为治疗DAI的有效手段,对DAI的预后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表现符合DAI的病例MRI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MRI表现为中线未见移位,85.2%病灶较小且为非出血性,脑干和胼胝体损伤灶多见于重度头部损伤患者,本病常伴有其他类型脑部损伤。结论MRI是DAI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外伤病史和临床表现,能对DAI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由Adams等于1982年正式命名,用于描述头部外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能较精确客观地反映脑干不同水平的功能状态,故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67例DAI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BAEP在DAI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治疗6个月后GOS评分为良好23例(17.96%)、中残23例(17.96%)、重残25例(19.53%)、植物生存11例(8.59%)、死亡46例(35.93%)。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病死率高;意识障碍是其典型11名床表现。其诊断MRI检查优于CT;积极合理的治疗能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