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完全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11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7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基础上,观察SSTF对大鼠血清及肝脏脂质水平、脂蛋白代谢酶,粪便胆汁酸代谢的影响.结果 与高脂对照组相比,SSTF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提高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LCAT的活性.SSTF能显著降低肝脏TC、TG含量,并能促进粪便中胆汁酸的排泄.结论 SSTF可能是通过增强LCAT的活性和促进粪便中胆汁酸的排泄而达到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热利湿方防治兔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动态观察清热利湿方对兔胆色素结石模型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菌感染组,清热利湿中药大、小剂量组;造成胆色素结石模型,观察胆汁中总胆红素(TB)、游离胆红素(UCB)、总胆汁酸(TBA)、钙离子(Ca^2+)、细菌性和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B-Gase)活性的变化。结果清热利湿中药能明显降低胆汁中TB、UCB、Ca^2+含量(P〈0.05),增加胆汁中总胆汁酸含量(P〈0.05),并能降低胆汁中细菌性和内源性β—Gase活性(P〈0.05)。结论清热利湿方具有很好的降低胆汁成石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不同肝病患者142例,同时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PA、TBA、TB血清水平测定。结果:PA在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BA在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B在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A、TBA、TB的测定在各种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陷胸三金汤对胆结石患者胆汁中总胆汁酸及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陷胸三金汤对胆结石患者胆汁中总胆汁酸及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将胆结石术后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服用陷胸三金汤,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治疗,分别于术中及服药后30 d测定2组胆汁中总胆汁酸及总胆固醇含量。结果治疗组术中总胆汁酸、总胆固醇与术后30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0 d优于术中;2组术后30 d总胆汁酸、总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总胆汁酸升高,总胆固醇含量降低。结论陷胸三金汤可明显升高胆结石患者胆汁中总胆汁酸含量,降低胆汁中总胆固醇含量,对胆结石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褐藻糖胶调节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褐藻糖胶(FPS)调节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FPS对大鼠血脂水平、脂代谢酶、粪便中脂类含量、胆汁代谢、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的影响。结果FPS能抑制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浓度和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活性。FPS能增加粪便中胆固醇、甘油三酯、胆汁酸的含量,但对胆汁的分泌、胆汁中胆固醇和胆汁酸的浓度却无显著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显示,FPS能显著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FPS可能通过抑制脂质(甘油三酯、胆固醇、胆汁酸)的吸收,激活脂代谢酶(LPL、HL、LCAT)的活性,促进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的表达来调节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熊胆中胆汁酸类成分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2
熊胆中胆汁酸类成分的研究述评张启明,袁惠南(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熊胆为黑熊SelenretosthihetanusCuvier或棕熊UrsusarctosLinnaeus的干燥胆,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味苦、性寒,其功能为清热、镇静、明目、杀虫 ̄[1]。用于治疗惊风抽搐、目赤、咽喉肿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熊胆具有镇静、抗惊、解热、解痉、利胆等作用 ̄[2]。熊胆的化学成分虽因种属、产地、捕杀季节、甚至不同个体等而有一定的差异,但一般均含.... 相似文献
7.
猪胆汁酸提取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胆汁酸是从猪胆汁中提取,经皂化中和等处理后得到。猪胆汁酸是胆乐胶囊中最为主要的成分。以往在提取工艺上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了多次猪胆汁酸质量指标中灰分(应不得过5%)不合格。通过试验改进,降低了灰分值,有效地控制了产品质量。原提取工艺取猪胆汁酸粗品加2倍量的水加热,用4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g以上。加热皂化2h,再用工业用盐酸调pH3以下,加适量水搅拌清洗,烘干即得。新提取工艺取猪胆汁酸粗品,加2倍量的水加热,用4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12以上,加热皂化1h,再用工业用盐酸调pH2以下。倾去上清液,再加水2倍量,加… 相似文献
8.
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基础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茵陈蒿汤组在基础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胆汁酸的变化;并设正常妊娠孕妇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新生儿状况及羊水污染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瘙痒症状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瘙痒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茵陈蒿汤组血清胆汁酸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基础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基础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均较茵陈蒿汤组、正常对照组低(P<0.01);茵陈蒿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与正常对照组相当(P>0.05)。正常对照组羊水污染情况发生2例,基础组发生7例,茵陈蒿汤组发生5例。结论:茵陈蒿汤联合基础治疗干预ICP,有助于缓解瘙痒,降低血胆汁酸水平,改善新生儿出生情况,降低羊水污染率。 相似文献
9.
血清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检测诊断各种肝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及前白蛋白(PA)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循环酶终点法检测60例健康人(对照组)和260例各种肝病患者TBA、CHE、PA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各种肝病患者中除急性肝炎组和慢性肝炎轻度组外,其他各组PA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种肝病患者中除轻度慢性肝炎组外,其他各组TB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度组和肝癌组CHE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慢性肝炎中、重度组及肝炎后肝硬化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检测血清TBA、CHE、PA水平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各种肝病患者的病情,并对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清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血清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及前白蛋白(PA)均由肝脏合成。TBA是胆汁中的主要成分,其生成代谢与肝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成为反映肝实质细胞损伤的主要指标;CHE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一个灵敏指标;而PA反映肝脏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功能,比常规检查白蛋白更具敏感性。笔者对三项指标联合检测,以探讨其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