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3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完全免费 | 233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348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197篇 |
2013年 | 151篇 |
2012年 | 246篇 |
2011年 | 248篇 |
2010年 | 250篇 |
2009年 | 217篇 |
2008年 | 317篇 |
2007年 | 290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87篇 |
2004年 | 89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136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对照方法,将入选的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两组给以相同饮食、运动、教育、降糖和对症处理,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贝那普利治疗,疗程均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测定24 h尿蛋白总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24 hUpro)、血肌酐(serum creatimine,SCr),肌酐清除率(serum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糖(plasma glucose,PG)、血压(blood pressure,BP),记录开始透析治疗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24 hUpro、SCr降低、CCr升高(P<0.01),而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而BUN、PG、BP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肾脏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联合贝那普利方案可明显降低SCr和24 hUpro、升高CCr,对肾功能改善优于单纯贝那普利方案.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证候与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分析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对11年来有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文献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证候、证候要素以及它们的分布规律。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录入到EpiData数据库,转化为SPSS12.0数据库后,统计证候及证候要素出现的频次、百分比。结果: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气虚证、湿热证是文献中出现频次前6位的证候;肾、脾、肝是文献中出现频数前3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湿、阴虚、阳虚是文献中出现频数前3位的病机、病性类证镁要素。结论:证候要素更能简洁、灵活地反应痰病本质。 相似文献
3.
4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初步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医证候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对460例CRF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中医证型特征、本虚证与标实证的相关性以及肾功能不同阶段、不同原发病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结果 CRF前5位症状依次为倦怠乏力、面色晦暗、腰酸膝软、食少纳呆、气短懒言.CRF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其次为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最少;标实证以瘀血证为主,其次为湿浊证、水气证、湿热证,风动证最少;湿浊证、湿热证、水气证及风动证在本虚证型中分布不均衡(P<0.05),而瘀血证在本虚证型中分布均衡(P>0.05).本虚证型在肾功能不同阶段分布不均衡(P<0.05);标实证型中,瘀血证及风动证在肾功能不同阶段分布不均衡(P<0.05),而湿浊证、湿热证及水气证分布均衡(P>0.05).本虚证型在导致CRF的不同原发病之间分布均衡(P>0.05);标实证中,瘀血证、水气证及风动证在不同原发病之间分布不均衡(P<0.05),而湿浊证及湿热证分布均衡(P>0.05).结论 CRF的中医病机主要以脾肾气虚为本、瘀血证及湿浊证为标.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从而呈现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和各系统受累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6.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学战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
目的通过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探讨PNS并发ARF的发病机制、抢救措施和预后。方法对1998—2006年收治的162例PNS中并发ARF 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NS并发ARF的发生率为6.8%,ARF治愈率为82%,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为(20.2±3.8)d,PNS完全缓解所需时间为(38.7±10.9)d。结论PNS并发ARF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小管间质损害及蛋白管型堵塞肾小管管腔所致,根据PNS病史及突发ARF的临床表现,诊断不难。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ARF、纠正可逆因素、兼顾PNS和ARF 2个环节,PNS并发ARF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肝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肝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观察诊疗一名28岁男性患者。开始主诉恶心、呕吐,少尿3d,皮肤黄染1d入院,立即进行的查体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完成血液透析与药物治疗。结果经治疗病情好转,血BUN、肝酐、血钾、血尿酸分别由79mmol/L,1 166.8μmol/L,5.96mmol/L,445.4μmol/L降到5.27mmol/L,106.6μmol/L,4.7mmol/L,193μmol/L。结论经血液透析、药物,综合治疗肝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与急性肾功能不全,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功能衰竭微炎症状态与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微炎症状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非透析的CRF患者69例,测定其C反应蛋白(CRP)、IL-6、TNF-α、Alb、Hb及SCr,并与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①CRF组血CRP、IL-6及TNF-α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微炎症状态发生率35%。②CRP增高组Alb低于CRP不增高组(P<0.05)。③CRF 2期、3期及4期CRP、IL-6及TNF-α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各中医证型CRP、IL-6及TNF-α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脾肾阳虚型及阴阳两虚型CRP及IL-6低于肝肾阴虚型(P<0.01或0.05),而脾肾气虚及气阴两虚型CRP、IL-6与肝肾阴虚无显著性差异(P>0.05)。夹湿浊证及夹湿热证CRP及IL-6高于各型虚证(P<0.05)。结论①CRF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②各中医证型均存在微炎症状态,但不同证型微炎症状态程度有一定差异,其中夹湿浊或夹湿热证者微炎症状态程度最明显。微炎症状态程度可作为湿浊证及湿热证的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9.
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报道了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衰远期疗效通过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对比观察提示,补肾活血方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养阴八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数医家认为阳气的盛衰在肾功能衰竭引起的水肿的发病与病理中占主导地位,因为阳气是脏腑气化的动力,阳虚是水肿发生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