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3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完全免费 | 162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827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93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功能变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肺功能降低组和肺功能正常组,观察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指标、健康指数(HAQ)积分、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及调节T细胞(Treg)的变化;采用肺功能仪检测活动期RA患者肺功能。结果60例活动期RA患者中,肺功能降低42例(70%),肺功能正常者18例(30%)。与肺功能正常组比较,肺功能降低组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0.05),其小气道阻塞差异率为60%以上,通气功能差异率为20%~30%;关节肿胀积分、15m步行时间、双手握力、倦怠乏力及X线分期显著升高(P〈0.05或P〈0.01)。Spearman相关分析得知,活动期RA患者肺功能参数与关节疼痛得分、关节压痛得分、双手握力、白细胞、红细胞、CD4+Treg、CD25+Treg、CD4CD25Treg、CD4+CD25+CD122Treg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关节肿胀得分、晨僵时间、15m步行时间、食少腹胀、症状总积分、IgM、IgA、补体C3、类风湿因子、x线分期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活动期RA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肺功能改变,肺功能变化以小气道阻塞、通气功能减退为主,并且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呈高度相关性,所以定期动态观察RA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对早期肺功能损害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益气活血定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定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几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益气活血定喘方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酮替酚口服治疗.结果:临床控显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0.00%、96.67%,对照组分别为46.67%、86.67%,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1月后2组PEF、FEV1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上述2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定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儿体质,增强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IL-5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白细胞介素-5(IL-5)的变化。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267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天血清IL-5。②于北京时间11点,分别测定267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天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呼气峰流速(PEF)占预计值百分比、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5浓度明显下降,肺功能中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好。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肺的通气功能,使IL-5浓度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川芎平喘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川芎平喘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101例轻至中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川芎平喘合剂。观察临床症状评分及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占预计值%、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变化,并进行哮喘控制测试,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第4周、第8周、第12周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均较4周前下降(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P〈0.05);治疗组第4周、第8周哮喘完全控制率均高于本组4周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第4周、第8周的PEF占预计值%、FEV1占预计值%均较4周前上升(P〈0.01),且治疗组第4周、第8周的PEF占预计值%、FEV1占预计值%及第12周的PEF占预计值%亦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川芎平喘合剂联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穴位贴敷与卡介苗素注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和免疫指标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与卡介苗素注射两种方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将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夏日伏天分别对两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与卡介苗素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和两组问治疗后临床疗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次数、肺功能和免疫指标的对比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改善免疫指标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穴位贴敷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卡介苗素组(P<0.05),AECOPD发生次数少于卡介苗素组(P<0.05).两组肺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免疫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和卡介苗素注射治疗均是COPD稳定期治疗的有效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姜黄素组(剂量分别为5,10,20 mg·kg -1)、地塞米松组1 mg·kg -1。制备大鼠油酸型ALI模型,以动物肺功能测定仪测定动态肺顺应性(Cdyn) 的变化, 利用光镜观察肺部组织形态学变化,称重法计算肺指数及湿/干比(W/D),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微血管的渗透性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 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姜黄素可明显抑制Cdyn降低,改善大鼠肺功能,降低肺指数及湿/干重比,降低肺渗透性,降低BALF中蛋白及TNF-α(250.4±21.6 vs 172.53±14.88,122.2±10.98,108.69±3.39) ng·L-1,IL-6(763.6±88.33 vs 207.41±15.55,172.13±21.91, 142.92±4.32) ng·L-1的水平,提高IL-10(98.90±2.99 vs 208.44±16.30, 218.43±6.23, 252.70±20.58) ng·L-1的含量,减轻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姜黄素对油酸型ALI具有保护作用, 其可能机制为调节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 相似文献
7.
培土生金法对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综合疗效、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隔姜灸双足三里,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胶囊,两组均以8 w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占87.7%,明显高于对照组(54.3%);治疗组治疗后FEV1.0%及M IP变化不显著(P〉0.05),FVC、MVV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FVC、MVV和M IP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可通过有效地缓解呼吸肌疲劳,延缓肺功能的进行性下降。 相似文献
8.
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PHE201型体表红外光谱仪对104名志愿者的太渊、大陵及非穴位对照点的自发红外辐射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在穴位和非穴位对照点共6个检测部位中,有4个检测部位在某些波长的自发红外辐射强度与第1秒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通气量(MVV)有相关关系(r=0.197~0.334,P<0.05或P<0.01),其中左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有相关关系的波长数明显多于其他检测部位(P<0.01)。结论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通气功能有明显的相关性,能灵敏地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分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求肺气虚证肺功能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方法首先对1163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过敏性鼻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慢性咽喉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癌、尘肺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进行中医证候学问卷调查,然后对317例属肺气虚证者行肺功能检查分级,再对每一级行症状积分分级,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肺功能分级后,轻度肺气虚证131例,中度109例,重度77例。在对肺功能分级的每度肺气虚证行症状积分分级后,轻度中有轻度123例,中度8例,重度0例;中度中有中度101例,轻度5例,重度3例;重度中有重度70例,中度7例,轻度0例。两种方法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气虚证的肺功能分级与症状分级产生的结果一致;提示肺功能分级方法作为肺气虚证患者诊断参考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平喘汤”参与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平喘汤参与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收到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选择49例,均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于张家港市中医院呼吸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