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完全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2120篇 |
出版年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62篇 |
2011年 | 201篇 |
2010年 | 201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145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85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灶为腧"取穴针刺治疗肩周炎4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在临床上按照传统“以痛为腧”取穴针刺治疗肩周炎,虽有一定效果,但痛点往往不能准确反映病灶,受中华经筋疗法中“以灶为腧”的启发,便尝试直接针对病灶“以灶为腧”取穴,发现能明显提高疗效.2000年以来,笔者“以灶为腧”取穴针刺治疗肩周炎40例,效果显著,并与“以痛为腧”取穴32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电针加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电针加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电针治疗基础上加刺络拔罐治疗。结果:两组间总疗效、治疗前后肩痛程度、肩痛频度积分和肩关节自主活动范围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电针加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具有良好疗效,比常规电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4.
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进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一组表现为肩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症候群.目前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疗效各有千秋.为了探寻更好的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将近几年来国内外提出的肩周炎治疗方法汇总归纳. 相似文献
5.
推拿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推拿对肩周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临床上肩周炎病例分为二组,对照组采用热敷和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推拿和功能锻炼,1个疗程后进行比较,评分标准采用NRS数字评分法和JOA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是治疗肩周炎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有效方法。方法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果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30.04±2.81,对照组16.30±3.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治疗组143.91±2.34,对照组84.95±16.29,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针刺三间穴治疗肩周炎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刺三间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刺三间穴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针刺组.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6%,对照组为7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在第一疗程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三间穴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齐刺温针治疗粘连前期肩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齐刺温针治疗粘连前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采用齐刺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疗效、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及日常活动受限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治愈率为81.08%,总有效率为1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第1次治疗后及1疗程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同时段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肩关节各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日常活动能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齐刺温针对粘连前期肩周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125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5例肩周炎患者进行推拿手法治疗,1次/d,10天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中药外敷。结果:痊愈119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2%。结论: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