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清肝泻火法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清肝泻火法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高血压患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清肝泻火中药汤剂,对照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临床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与对照组的83.3%疗效相当,但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 清肝泻火法是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1984~1985年期间,试用药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10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者,均按1979年在郑州召开的全国心血管流行病学与人群防治座谈会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及疗效标准随机筛选。其中男44例,女56例,年龄31~82岁;40岁以下12例,41~70岁76例,71岁以上12例。病程1~5年40例,6~10年年33例,11~15年11例,16年以上16例,平均病 相似文献
3.
赵冠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12):745-746
高血压病相当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等范畴,现将笔者对该病多年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一、辨证论治1.肝火亢盛型:主证为头痛头晕,耳鸣目眩,面红目赤口干舌燥,性急易怒,腰酸肢麻,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治法:清热泻肝。常用方剂:龙胆泻肝汤[龙胆草8g 柴胡9g 泽泻10g 车前子10g(布包)木通6g生地9g 当归10g 山栀子8g 黄芩10g]或当归龙荟丸[当归10g 龙胆草6g 山栀子9g 黄芩15g 黄连6g 黄柏8g 芦荟0.3g 青黛6g(布包)木香6g]等加减。常用药物:(1)泻火清热药:龙胆草、黄芩、栀子、大黄。(2)滋阴平肝药:玄参、女贞子、旱莲革 相似文献
4.
平肝胶囊是笔者根据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研制出的复方中药.为了客观评价平肝胶囊的降压作用,1999~2003年期间,笔者对45例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和西药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辨证分型有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其中以肝火亢盛型较为常见。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发生多由于机体肝阳偏盛,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导致肝火亢盛,出现头痛、头晕等症。中医药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降压胶囊治疗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8例子降压胶囊治疗,对照组107例应用牛黄降压胶囊治疗,连续服药28天.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51例,有效4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22%(95% CI =91.90% ~99.42%);对照组临床控制4例,显效38例,有效5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9.72%(95% CI=83.97%~95.4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 =2.2730,P =0.02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随访中医证候积分第3周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内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血压指标除24 h MAXDBP外,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降压胶囊治疗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牛黄降压胶囊,其收益为OR =0.25(95% CI =0.07~0.92),NNT=13(95%CI =7.09~111.1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肝泻火法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高血压患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清肝泻火中药汤剂,对照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临床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与对照组的83.3%疗效相当,但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清肝泻火法是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与中医证侯分型关系.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1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杓型和非杓型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结果: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与杓型高血压患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叉(P<0.05);阴阳两虚型平均脉压差和平均脉压指数均较其他证型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平均收缩压高于痰湿壅盛型(P<0.05);阴阳两虚型在心、脑靶器官损害方面较其他类型严重(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在中医证候分型分布上有差异,预后有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安脑片治疗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眩晕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在本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2组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相关标准给予非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安脑片,所有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运用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价2组眩晕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55%,高于对照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和治疗8周,治疗组EEV评分分别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安脑片治疗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可明显改善患者眩晕,提高临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