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5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完全免费 | 546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3056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244篇 |
2013年 | 231篇 |
2012年 | 328篇 |
2011年 | 338篇 |
2010年 | 281篇 |
2009年 | 270篇 |
2008年 | 254篇 |
2007年 | 223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首先介绍肝纤维化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包括病理机制与诊断方法等;回顾中医学对肝纤维化的研究过程及其认识,指出我国的肝纤维化临床治疗学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继而介绍我国抗肝纤维化新药与经过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中药制剂,包括扶正化瘀方、复方鳖甲软肝片、复方861合剂等。接着介绍抗肝纤维化中药一扶正化瘀方的多途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包括抗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与肝细胞凋亡、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改善肝窦毛细血管化等,而且针对肝纤维化的不同病理阶段,该方具有各自的药物配伍特点,目前已知该方的主要药效成分包括丹酚酸B、苦杏仁甙与虫草组分等。最后,展望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发展前景,一方面加强临床试验,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促进其国际化;另一方面,开展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发展肝硬化的中医病机与治法新理论。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索肝纤维化的用药规律,以期为该病的中医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的整理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01篇肝纤维化证治文献中的药物进行分类,用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治疗肝纤维化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分别是丹参、黄芪、柴胡、白术,如果按归类则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活血化瘀药。结论:肝纤维化的用药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治疗肝纤维化的过程中,在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应当重视对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同时,一些已经被证实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单味中药的加入,能更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这一病症。 相似文献
4.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4
介绍了近年来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中药抗肝纤维化过程中抗肝损伤、抑制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促进ECM降解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对今后中药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姜黄素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胶原沉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胶原沉积、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44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姜黄素中剂量组、姜黄素低剂量组,每组2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气管内1次性滴注盐酸博莱霉素,假手术组大鼠气管内1次性滴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第1天开始给药,持续到处死动物的前1天.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00、100、50 mg·kg-1,醋酸泼尼松组每天为0.56 mg·kg-1,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天随机处死8只,取肺组织进行HE和Mallory染色,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显色,结合图像分析来检测各组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支气管黏膜下、血管壁及周围、肺泡壁、肺间质均有胶原大量沉积;姜黄素治疗组胶原沉积明显轻于模型组;假手术组最轻,胶原沉积不明显.免疫组化发现模型组TGF-β1表达最强,姜黄素治疗组较弱,假手术组微弱表达.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胶原沉积,在延缓肺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桃仁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CT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及中药桃仁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蒙诺组和桃仁组。术后2周处死大鼠,检测尿NAG,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CTGF的表达。结果:①肾组织CTGF表达:假手术组CTGF有较弱的表达,模型组、桃仁组和蒙诺组CTGF呈较强表达,但桃仁组和蒙诺组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肾组织病理改变: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肾组织均呈现一定的纤维化病理改变,模型组最重,桃仁和蒙诺组相仿。③尿NAG:模型组NAG明显高于桃仁组、蒙诺组和假手术组(P<0.05),桃仁组与蒙诺组相似。④肾功能: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桃仁可能通过抑制CTGF的过度表达而减缓肾间质纤维化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8.
介绍柴胡皂苷对肝脏功效与肝毒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对柴胡皂苷近5~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21篇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研究认为柴胡皂苷是柴胡发挥疏肝解郁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过程中亦逐渐认识到柴胡皂苷具有肝脏毒性,其肝损伤机制与途径主要与多途径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柴胡的毒性研究及毒性物质的安全控制需在其功效表达和功效物质分离与控制过程中进行,才能提出切合柴胡临床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预警方案和早期诊疗措施,保证其临床用药安全,科学应对国内外有关柴胡毒性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姜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赵珍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3)
目的:探讨姜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然后给予姜黄素治疗,并以水飞蓟素做对照,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血小板衍生长因子-BB(PDGF-BB)、血小板衍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在肝组织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PDGFRβ及ERK1mRNA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病理损害,能抑制肝组织PDGF-BB、PDGFRβ及ERK1的表达,并下调肝组织PDGFRβ及ERK1mRNA的表达.结论:姜黄紊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理与抑制PDGF-BB及受体β、ERK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血清学检测价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沙广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5):3109-3110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肝纤维化患者血清标本中HA、LN、C-Ⅳ、TIMP-1、PC-Ⅲ、MMP-1、TGF-β1和TGF-α水平,并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分析,评价其相关性。结果肝纤维化患者HA、LN、C-Ⅳ、TIMP-1和PC-Ⅲ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MMP-1、TGF-β1和TGF-α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HA、LN、C-Ⅳ、TIMP-1和PC-Ⅲ与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对观察慢性肝病患者纤维化和炎症性改变及其进展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